[实用新型]弯管轮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8147.X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金;胡凯;王海宇;甘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产品领域,涉及一种弯管用模具的组成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弯管轮模。
背景技术
弯管模具是用于将直管弯曲成各种形状弯管的模具,将其安装定位在机器上、或平台上,借助机器的动力或人力将直管进行弯曲。人力弯管只能弯制外径φ<15mm的管件,且弯曲圆弧变形量>10%时精度无法保证。目前行业内一般采用机器弯管,借助机器的动力完成管件的弯曲。
标准弯管模具组件包括由轮模本体11(结构如图1所示)与轮夹21(结构如图2所示)组成的弯管轮模,还包括夹模、导模与料夹等。如图1所示,在轮模本体11的上表面开有键槽用于于弯管机上定位,同时轮模本体11的下表面还设有与弯管机上的凸台相适配的上陷凹台31,且轮模本体11上还设有中心螺栓孔以将轮模本体11经中心螺栓锁紧定位于弯管机上,从而实现弯管模具组件配合弯管机完成弯管操作。
弯管轮模的轮模本体11和轮夹21分体设置。轮模本体11的主体结构为圆柱体,其热处理前需用线切割沿中心线切割出90°的轮夹缺口,另外还需进行钻孔、攻丝。因弯管模具要求在进行热处理后的硬度达洛氏硬度55-58之间,而所用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硬度高时脆性就高,加之线切割出的90°缺口与轮模本体11上中心螺栓孔距离近,且键槽与缺口平行,从而当轮模在受到夹模夹紧力的推夹时,就很容易破裂,导致模具强度降低;轮夹还需另行制做,然后与轮模本体进行装配,工序多,费工费料,加工成本高;还有就是这种分体式弯管轮模不可左右互换使用,当一面因磨损无法再继续使用时,就得报废,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轮模,其轮模本体和轮夹一体成型,热处理前不用线切割轮夹缺口,从而较现有产品提高了整体模具的强度;进一步地,其设有左右对称的两轮夹,工作时能够实现左右互换使用,从而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弯管轮模,用于定位于弯管机上,它包括轮模本体和轮夹,其特别之处在于:
所述外侧缘为圆弧面的轮模本体和轮夹构成一体式成型的弯管轮模主体结构;
弯管轮模主体为舌形水平截面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即弯管轮模主体为舌形柱;弯管轮模主体的水平截面的舌形外边缘,为一圆与沿过该圆的一直径的两端的同向等长切线,以及两切线的远离切点一端间的连线所成的图形的外边缘线;
以舌形柱的舌尖朝前,则轮模本体位于弯管轮模主体前部,其外侧缘为圆弧面;轮夹位于弯管轮模主体后部,其外侧面为竖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所述轮夹有两组,它们分别为弯管轮模主体的外缘为竖直平面的部位的左、右两部分,该两部分相对于舌形柱的前后上下方向的纵向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作为另一种优化,所述弯管轮模主体还包括设于其底端的凸肩让位台,凸肩让位台为舌形柱底部所带有的一体成型的沿舌形柱的外缘外凸并向下延伸而成的结构,该凸肩让位台与弯管轮模主体的底端之间圆弧过渡,该圆弧的半径与管件的外径之比小于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弯管轮模主体的腰部带有沿其侧部外缘周向延伸的半管形凹槽,整个半管形凹槽的中心线呈水平分布的“交集的符号∩”的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轮夹的与半管形凹槽相接的部位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防滑纹沿半管形凹槽的周向延伸,不同的防滑纹间沿半管形凹槽的轴向相隔设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弯管轮模主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有环轮模本体中心的用于将弯管轮模主体于弯管机上定位的圆形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弯管机上的相应凸台相适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弯管轮模主体上相应于环轮模本体中心轴的位置,设有用于利用锁紧螺栓将轮模主体锁紧于弯管机的安装台上的中心锁紧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弯管轮模主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带有向下、向上凹陷的用于将弯管轮模主体于弯管机上定位的上定位键槽、下定位键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实现轮模本体与轮夹一次成型,和夹模配合夹紧管件借助机器的动力实现弯管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现轮模本体与轮夹一次成型省去了原有轮模本体需要进行线切割、钻孔、攻丝的工序,以及另行制作轮夹并进行装配的工序,易于模具制作和模具安装,降低加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