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荧光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015.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健明;陈乐建;王典雄;李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7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荧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器,尤其涉及一种荧光仪。
背景技术
荧光分析法(fluoro assay,F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分析方法,是目前最灵敏的微量分析技术之一。某些物质的分子能吸收能量而发射出荧光、根据荧光的光谱和荧光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强、需样量少和方法简便等优点,他的测定下限通常比分光光度法低2-4个数量级,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较广泛。
在室温下分子大都处在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当受到光的照射时,便吸收与它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光线,其中某些电子由原来的基态能级跃迁到第一电子激发态或更高电子激发态中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这就是在分光光度法中所述的吸光现象。跃迁到较高能级的分子,很快(约10-8s)因碰撞而以热的形式损失部分能量,由所处的激发态能级下降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能量的这种转移形式,称为无辐射跃迁。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下降到基态的任何振动能级,并以光的形式放出它们所吸收的能量,这种光便称为荧光。
荧光分析法是测定物质吸收了一定频率的光以后,物质本身所发射的光的强度。物质吸收的光,称为激发光;物质受激后所发射的光,称为发射光或荧光。如果将激发光用单色器分光后,连续测定相应的荧光的强度所得到的曲线,称为该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实际上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就是它的吸收光谱。在激发光谱中最大吸收处的波长处,固定波长和强度,检测物质所发射的荧光的波长和强度,所得到的曲线称为该物质的荧光发 射光谱,简称荧光光谱。在建立荧光分析法时,需根据荧光光谱来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是荧光物质定性的依据。
对于某一荧光物质的稀溶液,在一定波长和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下,当液层的厚度不变时,所发生的荧光强度和该溶液的浓度成正比,这是荧光定量分析的基础。
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特殊的荧光分析。该荧光分析利用了荧光的波长与其激发波长的巨大差异克服了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分析法中杂色光的影响,同时,荧光分析与普通分光不同,光电接受器与激发光不在同一直线上,激发光不能直接到达光电接受器,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光学分析的灵敏度。但是,当进行超微量分析的时候,激发光的杂散光的影响就显得严重了。因此,解决激发光的杂散光的影响成了提高灵敏度的瓶颈。
解决杂散光影响的最好方法当然是测量时没有激发光的存在。但普通的荧光标志物荧光寿命非常短,激发光消失,荧光也消失。不过有非常少的稀土金属(Eu、Tb、Sm、Dy)的荧光寿命较长,可达1-2ms,能够满足测量要求,因此而产生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即使用长效荧光标记物,在关闭激发光后再测定荧光强度的分析方法。
由于常用Eu/Sm作为荧光标记,因此增强剂就成了试剂中的重要组成。增强剂原理:利用含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的溶液的亲水和亲脂性同时存在,使Eu在水中处于稳定状态。现在有些试剂,在络合Eu/Sm在抗体上时已考虑了增强问题,而使用了具有增强作用的新络合剂,因而有的试剂没有单独的增强剂。
现国内市场上只有分别以以上两种技术为依据生产的两款设备,荧光分析仪和时间分辩荧光免疫仪,两款仪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项目。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大多数医院都开展了多项目的检测,一款仪器无法满足医院需求。并且随着医院检测的不断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今后大多数检测设备要配套自动前处理系统,这样一个医院要检测多个项目时,不仅要配两台检测仪器,同时还需要配两套自动前处理系统,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医院的成本,也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荧光仪,能在一台仪器中完成荧光分析法和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法两种方法学检测项目的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荧光仪,用于进行检测荧光分析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两种方法学的检测项目的检测,所述荧光仪包括光路系统、人机交互接口以及中央处理器,其中
所述光路系统包括适用于荧光分析法的光路结构和适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光路结构;
所述人机交互接口用于向所述中央处理器发送使用者的命令,以及接收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运算结果;
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使用者的命令控制所述光路系统,接收所述光路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所述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人机交互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切纸机的纸病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尘布附着粒子震荡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