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板压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064.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康纳(常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3/02 | 分类号: | B27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板 压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板表面装饰层的压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薄板压贴机。
背景技术
压贴又称为贴面工艺,压贴是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贴面压机要求加工精度高、工艺参数能够严格控制,否则会对后道工序以及强化木地板的产品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传统的3mm薄板单面压贴的短周期压机,上下压板同时加热至最高200℃左右,压力为30bar/cm2左右。此外,根据三聚氰胺浸渍纸的性质不同,保压时间在18~40s不等。而且,由于下层浸渍纸的存在,进料系统只能采用夹臂进料,压缩机械周期长,盐城了整个循环周期,生产效率低。
实际上,单面压贴只需要有浸渍纸的一面吸收热能即可,但是采用单个压板加热也会带来以下问题:如图1所示,采用下压板加热,再通过薄板传热到浸渍纸面上,导热效果差,热效率低,使得三聚氰胺的熔融时间延长;如图2所示,跟普通短周期压机相比,只有上压板加热可能造成的问题是,由于热胀冷缩,上压板受热后会发生热变形,与自然状态的下压板不平行,从而造成压贴压力不均匀。尤其是在板材只有3mm厚度的情况下,板材厚度方向本身的弹性调整量很小,很难通过板材本身的弹性变形,保证均匀分布的压贴压力,带来的后果就是:压贴不均匀,压贴后的薄板次品率高,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中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板面变形小、贴合率好、压贴效率高的薄板压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板压贴机,包括压贴装置和板材进出压贴机的输送系统,所述压贴装置包括上热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热压板内有上层加热循环油路和下层加热循环油路,所述上层加热循环油路与下层加热循环油路上都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阀门,所述上层加热循环油路和下层加热循环油路与锅炉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加热循环油路包括上层加热油道,所述上层加热油道与上层进油管和上层出油管相连,所述下层加热循环油路包括下层加热油道,所述下层加热油道与下层进油管和下层出油管相连,所述上层进油管和下层进油管上都安装有泵。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比例阀。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安装在下压板两侧的链传动系统和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与链传动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夹棒和绕在夹棒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耐高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为四氟乙烯编织布。
进一步的,所述上热压板上安装有热吹气装置,所述热吹气装置的吹气口通过气管与压缩空气源相连,所述气管蛇形缠绕在热油系统的进油管道上。
一种薄板压贴机的压贴装置,所述压贴装置包括上热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热压板内有上层加热循环油路和下层加热循环油路,所述上层加热循环油路与下层加热循环油路上都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比例门阀,所述上层加热循环油路和下层加热循环油路与锅炉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加热循环油路包括上层加热油道,所述上层加热油道与上层进油管和上层出油管相连,所述下层加热循环油路包括下层加热油道,所述下层加热油道与下层进油管和下层出油管相连,所述上层进油管和下层进油管上都安装有泵。
进一步的,所述上热压板上安装有热吹气装置,所述热吹气装置的吹气口通过气管与压缩空气源相连,所述气管蛇形缠绕在热油系统的进油管道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热压板设计成双层加热油道,通过调整上热压板的内部双层加热通道的温差,控制上热压板的热变形,来保证上下压板的平行度,减少薄板的热变形度,而且通过提高工作温度,降低工作压力,加快了三聚氰胺的熔融与固化速度,降低了压贴周期,而且,进料系统由夹臂进料改为输送带进料,简化进料工艺流程,进一步压缩机械周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中上下压板同时加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中只有上压板加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下压板,2为薄板,3为浸渍纸,4为上热压板,5为热吹气装置,6为传送带,7为夹棒,8为输送系统,9为上层加热油道,10为下层加热油道,11为锅炉,12为泵,13为阀门,14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康纳(常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康纳(常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