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042.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然;李文红;陈睿;吴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毅然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甲膜 穿刺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急症气道下应用的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困难气道的处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有文献报道超过1/3的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是由气道原因所引起的。
所谓的困难气道的定义是: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道插管时遇到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而急症气道指面罩通气困难,兼有气管插管困难时,患者处于紧迫的缺氧状态,必须紧急建立气道,因此将此种情况定义为急症气道。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即为处理急症气道的工具,目的是迅速建立起临时气道,尽快解决患者通气问题,缓解患者的严重缺氧急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进一步建立稳定的气道和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环甲膜穿刺操作方法简便,损伤小,容易掌握,其程序是患者呈仰卧位,严重呼吸困难者可半卧位,头尽量后仰,用一根金属粗注射针头(18号以上)垂直刺向环甲膜,当进针有落空感,且注射器回抽有气体存在,提示针头已进入喉腔,应立即衔接相关器具进行通气。也可采用16号套管针经环甲膜穿刺,确定穿刺正确,可将针芯取出,软式的外套管则留在气管内,而外套管皮肤外的另一端连接喷射呼吸器作高频通气,其呼吸气经喉、口咽腔排出。当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难以排出时,须经口腔通气道或再穿刺一根粗针头进入环甲膜而作为排气用。此方法的常见并发症有局部出血、皮下气肿等,所以,环甲膜穿刺法只能作为临床急救措施,不能替代气管插管。
而此种装置目前存在3个不足:①金属粗注射针头通气时易造成气管壁的撕裂伤。②静脉留置套管针的软式外套管不会损伤气管内壁,但易折曲及导管口被分泌物封堵,造成通气困难。③由于金属粗注射针头和软式外套管太细,距离支气管附近的肺泡太远,从而造成通气量小,通气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解决了易折曲、通气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包括用于穿刺环甲膜的穿刺针、可通过所述穿刺针送入气管内的导引钢丝以及可通过所述导引钢丝置入气管内的给气导管,所述给气导管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给气导管的外径为1.37mm,内径为1.2mm,长度为100mm,所述给气导管上设有多个刻度,且所述给气导管的头端设有3-4个侧孔。
较佳地,所述穿刺针的内径为1.3mm,长度为50mm,所述导引钢丝的直径为0.8mm。
较佳地,所述给气导管连接有与麻醉机和呼吸机呼吸回路连接的导管接头。
较佳地,所述穿刺针连接有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给气导管由聚氨酯材料制成,且所述给气导管头端设有3-4个侧孔,故不仅不易折曲,而且使得给气导管不易被分泌物及气管壁堵塞,还不会对气管壁造成损伤;由于所述给气导管的外径为1.37mm,内径为1.2mm,长度为100mm,相比普通的金属粗注射针头和套管针较粗较长,故可将所述给气导管置入主气管分叉附近,距离支气管附近的肺泡近,从而可减少生理死腔量,且可增加有效通气量,通气效果更好;由于在所述给气导管上设置有刻度,故可以刻度标记作为定位参考将给气导管置入预定深度,提高置入准确性。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所述的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包括用于穿刺环甲膜的穿刺针1、可通过所述穿刺针1送入气管内的导引钢丝2以及可通过所述导引钢丝2置入气管内的给气导管3。所述穿刺针1连接有接头4。所述穿刺针1为16G的穿刺针,其内径为1.3mm,长度为50mm。所述导引钢丝2的直径为0.8mm。所述给气导管3连接有与麻醉机和呼吸机呼吸回路连接的导管接头5。所述给气导管3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给气导管3的外径为1.37mm,内径为1.2mm,长度为100mm,所述给气导管3上设有多个刻度31,且所述给气导管3的头端设有3-4个侧孔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毅然,未经黄毅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