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耕整机的行走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056.X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林培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机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耕整机,具体涉及一种耕整机的行走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耕整机,有二种方式的行走轮,一种是齿形叶片行走轮,这种行走轮在田间作业时不影响驱动性能,但是在路面行走时颠簸很大,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第二种是在齿形叶片上直接焊接一个圆圈(即行走圈),这种行走轮虽然克服了前述行走轮在路面上行走时颠簸大的缺陷,但由于是将圆圈直接焊接于齿形叶片上,难以进行拆卸,当其在耕作时则会影响耕整机的驱动性能,特别是在水田作业时容易打滑,工作效率低。公告号为CN203358197U的实用新型专利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走轮,包括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齿形叶片行走轮,还包括一个路面行走圈,该路面行走圈套在齿形叶片行走轮的齿形叶片上,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路面行走圈上,另一端固定在轴套上,轴套用螺母固定在传动轴上,该行走轮既能方便路面行走,又不影响耕作时的驱动性能,工作效率高,机器使用寿命长。但该实用新型专利所述方案的结构稍显复杂,除路面行走圈外还需要支撑杆及轴套等部件进行配合,而且装卸时需要用到专用工具,费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且在路面行走和田间作业均不影响驱动性能的耕整机的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耕整机的行走轮,包括轮圈和设置于轮圈外周上的叶片,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一设有锁紧扣的行走圈,所述设置于轮圈外周上的各叶片上均开设有向轮圈中心凹进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构成行走圈的线材的口径,这些凹槽围成一个与所述轮圈同心的圆,所述的行走圈卡嵌于各叶片上的凹槽内并通过锁紧扣锁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叶片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截面形状呈“V”字形的叶片,更优选夹角在100~160°范围内且截面形状呈“V”字形的叶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锁紧扣由设置在行走圈首端的螺套、设置在行走圈末端的螺套,以及一螺杆和螺帽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外周上的叶片的外沿上开设凹槽,并控制这些凹槽的深度小于构成行走圈的线材的口径,同时控制所开设的这些凹槽围成的圆是一个与所述轮圈同心的圆,此时再将行走圈卡嵌于各叶片上的凹槽内并通过锁紧扣锁紧后仍然是行走圈的外缘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行走圈在路面上行走时不会出现颠簸大的可能;另外,仅通过设置在行走圈首末两端的螺套、螺杆及螺帽即可实现将行走圈固定在叶片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为简单,而且可以不需要专业工具而直接用手即可实现行走圈的装卸,拆装更便利,耗时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耕整机的行走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轮圈;2叶片;2-1凹槽;3幅条;4轮轴套;5锁紧扣;6行走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耕整机的行走轮,包括轮圈1、轮毂、轮轴套4以及连接轮毂和轮圈1的幅条3,在轮圈1的外周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2,所述的行走轮还包括一个由线材构成的行走圈6,该行走圈6上设置有锁紧扣5,所述的锁紧扣5由分别设置在行走圈6首端的螺套、设置在行走圈6末端的螺套,以及一个螺杆和该螺杆配套的螺帽组成;在轮圈1外周上的各叶片2的外沿上均开设有一个向轮圈1中心凹进的凹槽2-1,所开设的凹槽2-1的深度相同且均小于构成行走圈6的线材的口径,这些凹槽2-1围成一个与所述轮圈1同心的圆,所述的行走圈6卡嵌于各叶片2上的凹槽2-1内并通过锁紧扣5进行锁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叶片2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叶片2为截面形状呈“V”字形的叶片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