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气体切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202.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田秀臣;熊道权;李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钟日红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气体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换阀,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气体切换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气阀体,多为电磁阀,适应切换频率高的场合。这类阀体一般依靠通入气体压力与弹簧复位力一起实现复位。若阀体长时间不发生切换,里面的润滑油凝固,会加大摩擦。这种情况下,通入气体压力较小时,摩擦力较大,导致复位力不够,容易出现阀体不动作的情况。现有技术中也有不需要使用润滑油的阀体,如陶瓷切换阀,但陶瓷切换阀由于结构复杂、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气体切换阀,该电机气体切换阀尤其适用于不要求经常切换、只有开与关两种工作状态的工作场合,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机气体切换阀,包括电机和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动阀芯和静阀芯,所述静阀芯固定在阀体内,所述动阀芯活动设在阀体内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动阀芯和静阀芯内分别设有通道或通孔,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静阀芯的通道或通孔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电机带动动阀芯相对静阀芯转动使静阀芯的通道或通孔与出气通道连通或封闭以相应打开或关闭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气体切换阀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电机带动动阀芯转动连通或关闭(切断)气体通道来实现打开和关闭阀体这两种工作状态,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可以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不要求切换,由于不存在润滑油凝固带来的阻力增大的问题,长时间不使用后再进行状态切换时不影响切换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上盖、阀体中壳和阀体下盖,所述阀体上盖和阀体下盖分别安装在阀体中壳的两端,所述静阀芯设在阀体中壳内且位于阀体上盖与动阀芯之间,所述动阀芯设在阀体中壳内且位于静阀芯与阀体下盖之间。阀体上盖、阀体中壳和阀体下盖形成密封的壳体。阀体打开放气时,形成的气体通道在一条直线上,保证放气通畅。动阀芯转动封闭或隔断静阀芯与出气通道之间的气体通道时,能保证密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阀体上盖与静阀芯之间设有弹性阻力元件以使静阀芯与动阀芯的接触面贴合。保证静阀芯与动阀芯表面贴合时密闭性亮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盖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两个止转筋板,所述静阀芯上朝向止转筋板的一侧的圆周上对应设有卡槽,所述止转筋板与卡槽配合。通过卡槽与止转筋板的配合来保证动阀芯转动时,静阀芯不会随之转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盖远离静阀芯的面上设有压力孔,在所述压力孔处设有传送信号以控制电机的切换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孔内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发送信号给电机以控制电机在一定压力时转动。从而实现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控制阀体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阀体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压力传感器远离阀体上盖的面上连接有传感器固定板,所述传感器固定板与阀体上盖固定连接。传感器固定板将压力传感器连接到阀体上盖上,密封垫对电机的输出轴起到密封作用,同时不影响输出轴的转动,避免输出轴与传感器固定板之间形成窄缝,导致气流过窄缝时产生噪音。结构简单,密封性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下盖上设有卡止结构,所述电机的柄上焊有限位柱,所述卡止结构与限位柱配合以限制电机的转动角度为180°。限制电机转动180°从而限制阀体只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电机轴密封圈与电机固定板密封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与阀体下盖活动连接。电机轴密封圈起到密封电机固定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设在阀体上盖内,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孔直径为18~20mm。进气通道的内孔直径较大,适应大流量气体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气体切换阀的一种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图1中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静阀芯,1.1、卡槽,2、动阀芯,3、电机,4、阀体中壳,5、阀体上盖,5.1、止转筋板,5.2、进气通道,5.3、压力孔,6、阀体下盖,7、压力传感器,8、密封垫,9、传感器固定板,10、弹性阻力元件,11、电机固定板,12、电机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