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采血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298.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远见;许静;杨秀秀;杨英楠;黄文乔;诸葛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采血箱,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医用采血箱。
背景技术
医院日常工作中,通常需要对多病人进行采血检验,采血的用处不同,采血的病人年龄不同,采血时需用到的采血器具也不同,因而需要携带很多东西,如多种类型的采血针、采血管、止血带、干湿棉棒等等。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采血时往往是将这些东西放置在采血盘上,然后进行采血操作的,这样对于采血器具的分类很不方便,操作不当时还极易造成采血后的器具对未使用器具的污染。此外,现有技术中,止血带通常是重复使用的,在达到一定使用次数后直接扔除,这样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消毒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实用性的医用采血箱,以便于医护人员采血时对采血用器具的集中收纳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采血箱,包括箱体、安装在所述箱体顶部可打开或关闭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化验单的第一抽屉,所述箱体上位于所述第一抽屉上方设有用于收集采血试管的试管收纳室、用于收集污染注射器的注射器收纳室、用于收集污染止血带的止血带收纳室,所述试管收纳室、所述注射器收纳室、所述止血带收纳室相互独立设置,所述试管收纳室上部设有试管架,所述注射器收纳室的上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注射器投入口,所述止血带收纳室的上部设有采血操作盘、用于收集污染棉签纱布的垃圾放置盘、设于所述采血操作盘与所述垃圾放置盘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止血带收纳室内腔相连通的止血带投入口,所述箱体上位于所述止血带收纳室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收纳棉签或纱布的第二抽屉。
优选地,所述止血带收纳室的内腔中放置有可收集所述污染止血带并对其消毒的止血带消毒盒,所述止血带消毒盒的上部具有与所述止血带投入口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箱体的侧部设有用于在打开时取出所述止血带消毒盒的箱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采血箱,其结构简单,可对采血中使用到的各工具及器械进行集中收纳,也便于采血操作后污染的工具器械的集中收纳和处理,其设置也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采血操作时的使用习惯。该医用采血箱使用方便,也易于携带,为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采血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11、第一抽屉;12、试管架;13、注射器投入口;14、采血操作盘;15、挡板;16、止血带投入口;17、垃圾放置盘;18、箱门;19、第二抽屉;2、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的医用采血箱,其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顶部可打开或关闭的箱盖2,箱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化验单的第一抽屉11,箱体1上位于第一抽屉11上方被划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收纳室,即试管收纳室、注射器收纳室和止血带收纳室。箱体1上位于止血带收纳室的下部还设有第二抽屉19,用于存放未使用的消毒止血等医用棉签和纱布。
试管收纳室与注射器收纳室位于箱体1的左侧,试管架12架设在试管收纳室的上部,采血试管可放置在试管架12上,注射器收纳室的上部开设有注射器投入口13,注射器收纳室中可设置注射器收纳盒,通过注射器投入口13可将使用过污染了的注射器投入注射器收纳盒中进行收集。
止血带收纳室的上部设有采血操作盘14、挡板15、垃圾放置盘17,采血操作盘14用于采血操作时各物品的放置,垃圾放置盘17用于消毒止血等使用过的棉签及纱布等垃圾的收集,采血操作盘14、垃圾放置盘17均可从箱体1上取下进行清理。挡板15上开设有止血带投入口16,止血带收纳室的内腔中设有止血带消毒盒(图中未示出),该止血带消毒盒的上部具有与止血带投入口16相连通的开口,通过止血带投入口16可将使用过的止血带投入止血带消毒盒中,在止血带消毒盒中放置一些消毒用液体,如84消毒液,可在止血带使用完毕后投入该止血带消毒盒中对其进行即时消毒,箱体1的侧部还设有用于在打开时取出止血带消毒盒的箱门18,该止血带消毒盒也可设置成抽屉的形式。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止血带的消毒并且提高了止血带的循环使用次数,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