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驱动的放射源退扣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460.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军;吴兴方;刘利生;程启;杨程;李竞华;莫壮榆;连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鹏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驱动 放射源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液压驱动的,适合进行外六方磨损的放射源拆卸时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随钻设备使用的放射源在拆装的过程中会出现放射源本体外六方磨损,导致不能使用正常方法拆卸。通常在磨损不严重的情况下,采用砸入稍小一号的套筒进行拆卸,但是在拆除后套筒和放射源紧紧连接在一起,后续分离工作复杂。在磨损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使用钻床钻孔攻反扣进行拆卸,这个过程操作复杂,操作时间长,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放射源,放射源的辐射性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同时,此拆卸方式对放射源本身有一定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驱动的放射源退扣工具,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方便将磨损的放射源拆卸的辅助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压驱动的放射源退扣工具,包括六角钳、两个传动片、支撑底座和液压缸,所述六角钳的钳臂和传动片、传动片和支撑底座均通过销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柱塞穿过支撑底座顶在传动片上。
优选地,所述六角钳包括第一钳片、第二钳片和连接体,所述第一钳片、第二钳片和连接体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钳片和第二钳片具有相同的外形,两者对称设置,合拢后自顶至底依次形成放射源外六方夹持部、蘑菇头夹持部和钳臂部,所述放射源外六方夹持部和蘑菇头夹持部为等截面的空心柱体,所述放射源外六方夹持部的内横截面形状与放射源外六方形状相同,所述蘑菇头夹持部的内 纵截面形状为V型。
优选地,所述放射源外六方夹持部的内壁有防滑部。
优选地,所述防滑部为倒刺、凹槽或凸点。
优选地,所述传动片的本体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其中一个边在靠近顶点位置向本体内凹,形成豁口。
优选地,所述传动片上的销轴连接孔设置在远离豁口位置的顶角部位。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由液压缸连接部和传动片连接部组成,所述传动片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液压缸连接部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液压缸连接部为带内螺纹的套筒。
优选地,所述传动片连接部为两块耳板,所述耳板对称设置在套筒顶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液压缸驱动连动片,提供强大的夹紧力以及放射源外六方夹持部的内横截面形状设置为与放射源外六方形状相同,蘑菇头夹持部的内纵截面形状设置为V型。并在放射源外六方夹持部内表面设计防滑部,防止拆卸过程中二次打滑。
实验工程证明,本退扣工具操作简便,操作时间短,操作人员无需长时间遭受放射源辐射,另外由于本工具的巧妙设计,拆卸过程中不会对放射源本体造成二次破坏;基本无后续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六角钳立面图。
图2是六角钳头端面详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三角传动片立面图。
图5是支撑底座立面图。
图6是六角钳、三角传动片、支撑底座组合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退扣工具结构连接图。
附图标记:1-六角钳、101-第一钳片、102-第二钳片、103-连接体、104-倒刺、2-传动片、201-豁口、202-销轴连接孔、3-支撑底座、301-传动片连接部、302-液压缸连接部、4-液压缸、401-柱塞、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一种液压驱动的放射源退扣工具,参见图6和图8,图6为六角钳、三角传动片、支撑底座组合图。图8为退扣工具结构连接图。所述退扣工具包括六角钳1、两个传动片2、支撑底座3和液压缸4,所述六角钳的钳臂和传动片2、传动片2和支撑底座3均通过销轴5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柱塞401穿过支撑底座3顶在传动片2上,当对液压缸4的进行打压时,柱塞401向上运动,传动片2被推开,传动片带动钳臂向外运动,钳口合拢,实现对放射源的夹紧。液压缸的作用是为六方钳提供动力,保证六方钳有足够的动力夹紧被磨损的放射源外六方,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最大承载压力为6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