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有限元分析验证的拉力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587.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荔秋;解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祖志翔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限元分析 验证 拉力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制造中用于验证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装分析结果的拉力试验用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当今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实用性、准确性被国际上诸多知名企业认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机械设计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从诞生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日趋成熟,必将成为将来机械设计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
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些复杂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时候,常常无法对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造成计算分析结果无从比对,无法知晓其正确性。另外,市面上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不胜枚举,ANSYS,Abaqus,Hyperworks等等诸多分析软件对同一个部件分析后,得出的分析结果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软件,由于使用者的网格划分能力层次不齐,最后得出的分析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所以对有限元分析结果的验证非常有必要。
在诸多的验证方法中,试验验证是最科学,最准确的一种。然而从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确定一个最适合验证,最有效率的试验模型是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难以对有限元分析验证的困难,提供一种用于验证分析结果的拉力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在辅助装置的配合下利用拉力仪器配合可以精密地测试出拉力参数,进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数据,以对机械部件的软件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有限元分析验证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拉力试验装置为一由AB/B钢板制作的六边形板,六边形板中相对的两个平行的长边的边长相等且较长,其余四个短边的边长相等且较短,该六边形板的两端靠近相对的两个角位置处设有两个用于拉伸的圆孔,该两个圆孔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平行于两个较长的长边,且穿过该六边形板的中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正六边形板的锐边倒角成钝角,并将毛刺去除,且用风磨轮打光。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在验证有限元分析软件时带来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用于有限元分析后的试验验证中,可以清楚明了地验证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使得机械部件的软件分析和设计有了现实依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经济性较好,应用性较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有限元分析验证的拉力试验装置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有限元分析验证的拉力试验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辅助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用的辅助工装的正视图。
图4是辅助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用的辅助工装的侧视图。
图5是辅助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用销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先请看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有限元分析验证的拉力试验装置俯视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有限元分析验证的拉力试验装置的结构剖视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有限元分析验证的拉力试验装置为一由AB/B钢板制作的六边形板。在该六边形板的六条边中,具有两个长边1和四个短边2,其中,相对的两个平行的长边1的边长相等且较长,其余四个短边2的长度相等且较短。
为了能够对有限元分析的应力应变情况做出验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上述结构的可以通过拉伸试验进行验证的工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拉力试验装置的形状规则,使得有限元网格的划分比较容易。由于其制作材料为AB/B钢板,硬度适中。为了使试验装置能够拉伸,所以在试验装置两端靠近对角的边缘位置设计了两个圆孔3,实施例中选用的圆孔直径为90mm。圆孔3的位置是根据额定载荷和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抗剪切强度的受力面积得出的。经过计算以后,两孔的圆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40mm。
在制作要求方面,实际应用中,试验装置需经过超声波探伤,不得有裂缝,夹渣等。若存在锐边则需倒钝去毛刺,再用风磨轮打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光涂料用水性丙烯酸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脉搏监测弹性传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