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电闭锁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1070.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多辉;周春明;闫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0 | 分类号: | H02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5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闭锁 保护 电路 | ||
1.一种漏电闭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检测控制回路、漏电整定电路、分析处理单元、显示执行单元;所述漏电检测控制回路包括PLC控制器、继电器KA、交流接触器KM,所述分析处理单元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所述显示执行单元包括驱动电路、故障显示模块GX、直流继电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闭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结构为运算放大器(IC1)的第1引脚(1)串联电阻R4后连接+5V工作电压,电阻R2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依次串联电阻R3、电容C1后接地,电阻R3和电容C1两端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W5,稳压二极管DW5的正极接电容C1、负极接电阻R3;运算放大器(IC1)的第2引脚(2)和第3引脚(3)之间接依次串联有电阻R7、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7相连,二极管D4与稳压二极管DW5并联;运算放大器(IC1)的第1引脚(1)和第3引脚(3)之间串联有电阻R8,与电阻R8并联有电阻R9,与电阻R9并联有电容C2;运算放大器(IC1)的第1引脚(1)和第5引脚(5)之间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3、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3的正极接运算放大器的第5引脚(5);电阻R3和电容C1之间引出接线经有电阻R1接入二极管D2的正极再接入二极管D1的正极,又串接继电器KA和绝缘电阻R后接地,与继电器KA相关联设置有PLC控制器;运算放大器(IC1)的第5引脚(5)通过电阻R10、电阻R11连接PIC单片机的第3引脚,电阻R10和电阻R11之间经电阻排(RT1)接地;PIC单片机的第4引脚串联电阻R12、电阻R13后接电源+5V,与电阻R12并联有二极管D5,二极管D5的负极与+5V电源相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经电容C3后接地;PIC单片机的第15引脚和第16引脚之间连接有晶振TX,且晶振TX两端分别经电容C4、C5接地;PIC单片机的第14引脚和第13引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14、R15,PIC单片机的第14引脚接电源+5V;PIC单片机的第10、11、12引脚分别依次接驱动芯片(ULN2004)的第6、5、4引脚;驱动芯片(ULN2004)的第13、14、15引脚分别经电阻R16、R17、R18后连接液晶显示屏的引脚;驱动芯片(ULN2004)的第12引脚和电源+24V之间串联有直流继电器(J)和电阻R19,与直流继电器(J)并联有二极管D6,二极管的正极及驱动芯片(ULN2004)的第12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闭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IC单片机型号为PIC16C71,所述故障显示模块GX采用的液晶显示屏型号为TU1149A-7.00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10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小粒度石灰石炼钢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钛铁矿外燃煤熔融还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