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式发动机风扇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1633.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峰;朱素琳;易祥众;吴显玲;磨小重;陈家坚;吴天华;庞冰薇;宁辉;蒙永霞;蒋建新;苏海明;李文静;魏晓东;陈俊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1P5/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7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脱式 发动机 风扇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发动机风扇减振器部件,尤其涉及了一种防脱式发动机风扇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发动机风扇减振器部件运转过程中,风扇减振器部件两法兰之间的橡胶圈在风扇高速运转过程中极易损坏失效;且发动机在恶劣工况下工作时,由于发动机的振动造成风扇碰撞护风罩,使得橡胶圈承受剪切力加大,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风扇减振器部件两法兰在橡胶圈处易松脱,导致风扇飞出,损坏水箱及其他前端附件,不仅使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且维修成本高。为了防止风扇飞出,市场上推出了一些防脱减振器部件,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465290.9就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风扇减振联轴器总成,其包括风扇减振联轴器及联接轴法兰,防脱环置于风扇减振联轴器型腔内,呈凹形并和联接轴法兰配合,防脱环和风扇减振联轴器型腔内壁之间有间隙,风扇运转时,防脱环与联轴器之间不会产生干涉;防脱环在风扇减振联轴器的型腔外设有外翻边;如果风扇减振联轴器失效与发动机输出端脱离,而防脱环仍由螺栓紧固与发动机联接轴,由于防脱环带有外翻边,风扇联轴器不会脱出,此时失效导致的风扇异响会提醒驾驶人员及时更换配件,避免了打坏水箱等更大破坏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安全防护作用。该技术方案虽然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但是其减振效果却有所降低。因此,市场上仍需一种设计结构更为合理的减振器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防脱式发动机风扇减振器及其装配方法。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减振器部件不仅能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更能有效的防止法兰松脱时损坏风扇、打烂水箱等前端附件,提高了风扇减振器部件的可靠性,有效的降低了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脱式发动机风扇减振器,包括法兰I、法兰II、防脱垫圈和设置在法兰I与法兰II之间的阻尼橡胶圈;所述的法兰I的安装面设有凸台;所述的法兰II的内径设有防脱凸起;在风扇减振器部件安装时,通过螺栓组件将防脱垫圈固定在法兰I的凸台上,凸台、防脱凸起和防脱垫圈三者相互作用配合下,使得阻尼橡胶圈失效时防脱垫圈阻挡法兰II内径处的防脱凸起,防止法兰II脱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减振器部件的法兰I安装面有防脱安装凸台、法兰II的内径有防脱凸起,运转过程中使用防脱垫圈的阻挡功能,法兰II不会沿法兰I轴向发生移动,从而阻止了橡胶圈老化后法兰II飞出法兰I,损坏风扇,打烂水箱等前端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法兰I的安装面的凸台及法兰II内径处的防脱凸起两者轴向设有间隙,两者不直接接触;有效避免风扇减振器部件装配防脱垫圈后因间隙过小形成轴向无减振的情况,即有效降低发动机减振器故障率,同时保证风扇减振器部件各向减振效果。
一种装配上述防脱式发动机风扇减振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使用压入方式将阻尼橡胶圈压入法兰I和法兰II之间,该过程使用可靠工装保证两法兰之间的相对位置;
然后,使用防脱垫圈及螺栓组件将风扇减振器部件固定在发动机上相应位置,将螺栓组件上到合适力矩。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点:
1.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有效防止法兰脱出;
3.降低风扇、水箱及前端附件故障率;
4.降低售后维修成本;
5.结构简单,方便拆装;
6.延长风扇、水箱、及前端附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减振器从与风扇连接处看过去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减振器的橡胶连接处剖切的主要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减振器从与发动机曲轴连接处看过去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减振器的防脱垫圈安装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减振器的防脱垫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法兰Ⅰ、11-凸台、2-阻尼橡胶圈、3-法兰II、31-防脱凸起、4-螺栓组件、5-防脱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1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臂式自装卸装置及具有其的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 下一篇:一种金属离心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