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1769.8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谢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娟;谢萍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常用的技术,通常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来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现在临床上护理人员更多的关注是胃管固定是否牢靠而来确保有效的胃肠减压,而忽视了导致胃管滑脱的另一原因是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妥善固定问题。病人在术后卧床期间使用胃肠减压,当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固定不可靠,特别是翻身时会由于重力作用使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滑落床下,牵拉胃管导致滑脱;病人在下床活动期间,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需要有病人或家属拿着,这给病人及家属造成不方便,还有用塑料袋或棉线系于病人上衣钮扣上,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不美观。
由于胃肠减压管接口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接口连接不紧密,致使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滑脱,不能保证有效负压,胃液外溢,且易污染床单元,影响了病人的胃肠减压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囊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囊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接头;该引流接头的外形为圆台形,且圆台形的较大一端与引流管连接;圆台形引流接头的外壁上设有围绕外壁、且相互平行的多个环形凸棱;该引流接头内贯穿有通孔作为引流通道。
所述引流囊上连接有吊耳,该吊耳上装有别针。
所述引流管为橡胶管;所述引流接头可拆卸地与引流管连接;引流接头与引流管的连接段的外形是圆台形,且圆台形的较小一端插入引流管,圆台形的连接段的外壁上设有围绕外壁、且相互平行的多个环形凸棱。
所述引流囊为圆柱体形状;圆柱体的内部是中空的;引流管通过圆柱体的上底连接到圆柱体内部的中空;圆柱体的上底开有排液孔,排液孔上盖有排液盖;圆柱体的壁的材质为软质,且圆柱体的壁的轴向截面为波浪形状。
所述吊耳装在圆柱体的上底上。
本技术方案使用方便,将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特定形状的接口,可根据胃肠减压管的内径大小随意连接,不易滑脱;将别针尖部打开穿过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上面的吊耳圆孔处,再将别针把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固定于病人胃管侧病员服的胸前位置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负压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引流囊1、引流管2、引流接头3、凸棱4、吊耳5、别针6、排液盖7、波浪形状的壁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说明如下:
参考图1、2,一种改良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囊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囊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接头;该引流接头的外形为圆台形,且圆台形的较大一端与引流管连接;圆台形引流接头的外壁上设有围绕外壁、且相互平行的多个环形凸棱;该引流接头内贯穿有通孔作为引流通道。所述引流囊上连接有吊耳,该吊耳上装有别针。所述引流管为橡胶管;所述引流接头可拆卸地与引流管连接;引流接头与引流管的连接段的外形是圆台形,且圆台形的较小一端插入引流管,圆台形的连接段的外壁上设有围绕外壁、且相互平行的多个环形凸棱。所述引流囊为圆柱体形状;圆柱体的内部是中空的;引流管通过圆柱体的上底连接到圆柱体内部的中空;圆柱体的上底开有排液孔,排液孔上盖有排液盖;圆柱体的壁的材质为软质,且圆柱体的壁的轴向截面为波浪形状。所述吊耳装在圆柱体的上底上。
具体实施时候(以与胃肠减压管配合使用为例):
1.材料:别针(大号),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有吊耳),引流接头。
2.方法:将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特定形状的接口,可根据胃肠减压管的内径大小随意连接,不易滑脱;
将别针尖部打开穿过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上面的吊耳圆孔处,再将别针把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固定于病人胃管侧病员服的胸前位置即可。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包括:
(1)巧妙利用别针通过吊耳妥善固定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此改良固定法简便、实用,病人舒适易于接受,临床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2)妥善固定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避免因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滑脱而影响引流,导致胃管牵拉或滑脱。
(3)方便病人床上翻身及下床活动,减少了安全隐患。
(4)有利于引流液的引流及直接观察。
(5)引流接头可根据胃肠减压管内径大小随意连接,而且连接紧密,不滑脱,保证了有效负压。
(6)材料简单易取、操作简便,未造成病人的经济负担,一人一用,防止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娟;谢萍,未经陈娟;谢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1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卡式滤网的过滤件
- 下一篇:定量测定小而密LDL胆固醇的方法和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