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管压入力全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1786.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明达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G01B7/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于淑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压入力全检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内管及前叉肩盖的具组装功能的检测机,特别涉及一种能判别内管及前叉肩盖接合强度的内管压入力全检机。
背景技术
为减少自行车在骑行时因地面高度落差或是其表面不平整所造成的晃动,现有自行车的构造上加装有具减震效果的前叉避震器,前叉避震器的组成包含前叉肩盖、内管及外管,其中内管需与前叉肩盖相互紧密结合,因内管装设在外管之中,在前叉避震器的实际使用时,内管需承受庞大的外力下压,因此内管与前叉肩盖的接合状况直接影响前叉避震器的耐用与否,如果接合强度不佳,可能造成内管的不稳固,进而影响前叉避震器的减震功能,甚至造成前叉避震器的损坏,从而危害到使用者的安全。
现有的内管及前叉肩盖是利用外力的挤压,使内管紧配在前叉肩盖的圆槽内,然而现有的紧配机具仅具有装配内管的功能,在装配内管时无法检测内管与前叉肩盖的接合强度,因此无法辨别合格品及不合格品,如此容易造成产品合格率的下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改良现有技术的紧配机具,在内管及前叉肩盖的装配过程中可同时检测两者的接合强度及结合长度。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内管压入力全检机,其包含:
一本体,其具有一底层安装板、四个导引柱、一升降板及一顶层安装板,底层安装板位于本体的底部,四个导引柱分别设置在底层安装板上,升降板对应位于四个导引柱上移动,顶层安装板固设在四个导引柱的顶端;
一压缸,其安装在顶层安装板上并具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穿透顶层安装板并与本体的升降板相连接;
一按压单元,其设置在本体的升降板下方处,按压单元具有两个荷重元、两个压合块及两个套盖,两个荷重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上,两个压合块对应位于两个荷重元的底面,两个套盖分别设置在两压合块的中央处;
一放置区,其连接本体,放置区具有两个卡合座,两卡合座分别位于底层安装板上;
一位移测量单元,其具有一电阻尺,该电阻尺固设在顶层安装板上并设有一伸缩杆,该伸缩杆的末端连接本体的升降板。
本实用新型在按压单元中设有两个荷重元及一位移测量单元,该两个荷重元分别测量两个内管的紧配阻力,在内管及前叉肩盖的紧配过程中,将前叉肩盖安置在放置区的卡合座上,将两个内管穿设在前叉肩盖的两侧穿孔中,使两个内管的顶端与两套盖相连接来定位,再启动压缸并使其活塞杆推动升降板,同时推挤两内管,使两内管紧配在前叉肩盖的穿孔中,在装配过程中,升降板的位移距离可由电阻尺测量得知,通过荷重元的阻力检测得以判别两个内管及前叉肩盖的接合强度,并以位移测量单元测量内管与前叉肩盖的结合长度,通过上述两数值的测量可分辨并淘汰装配完成后的不合格品。
所述的内管压入力全检机,其中按压单元具有一结合层、两结合座及一调整块,结合层固设在升降板的底面上,两结合座设置在结合层上,两结合座设有间距,按压单元的两荷重元分别固设在两结合座上,各压合块为柱体结构且在其中央处穿设有一外接杆体,两套盖分别枢接两外接杆体,调整块设置在结合层的底面且位于两结合座之间。
所述的内管压入力全检机,其中进一步设有一极限开关,该极限开关设置在顶层安装板及升降板上,其具有一导杆、一上限块、一下限块及一感应部,导杆设置在顶层安装板的一侧壁面,上限块及下限块都穿设在导杆上,感应部设在升降板的一侧壁面上,感应部即位于上限块及下限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内管的装配,通过两结合座间滑动的功能,再设置特定长度的调整块,可以此调整两结合座的间距,使本实用新型更具实用性,此外通过极限开关的设置,可确保紧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及前叉肩盖的放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及前叉肩盖的放置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紧配动作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本体 11底层安装板
12导引柱 13升降板
14顶层安装板 20压缸
21活塞杆 30按压单元
31结合层 32结合座
33荷重元 34压合块
341外接杆体 35套盖
36调整块 40放置区
41支撑柱 42卡合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明达,未经蔡明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1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包万向轮的钢珠压入机
- 下一篇:自翻车折页销套装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