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牢固耐用的加高街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1880.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栋;赵国强;李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F16L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牢固 耐用 加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街码。
背景技术
通常低压线路(变压器低压出线)的架设在农村比较常见的就是水泥杆,而在城镇的街道种水泥杆就不方便,故有了街码的出现。街码由钉在墙上的金具(当然也可以用铁线绑在其它地方,变台不好出线时也会用到街码)、一根铁条、街码瓷碌(两线就两个瓷碌,四线就四个瓷碌)组成。线路过街码的时候一般穿过去,再用铝线缠绕以固定。加高街码支架作用是使普通街码安装位置远离墙面,使导线在一些特殊位置上更容易安装和固定得更稳当。
导线在经过墙面凸起或凹下等特殊位置时,安装条件是比正常情况下困难的;如果用普通街码或者转角街码等作为过渡,导线在转角时与墙面的夹角会比较大,因而作用在街码上的力也会比较大;特别在紧线时这个力会更大,这种安装方式十分不科学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方便接线的加高街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牢固耐用的加高街码,包括加高支架,所述加高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所述侧板的长度为280 mm ~320mm,宽度为50 mm ~70mm,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下板,所述下板的长度为580 mm ~620mm,下板的宽度与侧板的宽度相同,所述下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有瓷碌安装架,所述瓷碌安装架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有瓷碌,所述瓷碌的中心线平行于下板,所述两个侧板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上分别设置有便于连接爆炸螺栓的第一爆炸螺栓孔和第二爆炸螺栓孔,所述第一爆炸螺栓孔和第二爆炸螺栓孔的中心距为430 mm ~450mm,所述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之间连接有V形板,所述V形板上部开口处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上,V形板下部的封闭端焊接在下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高支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加高支架后,导线与墙面的夹角明显减小,导线作用于瓷碌上的作用力也比较小,对于一些残旧的墙面,由于作用力小不至于破坏墙体。采用加高街码,施工起来更方便,线行的走向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加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街码相互配合接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牢固耐用的加高街码,包括加高支架1,作为优选,所述加高支架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加高支架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2,所述侧板2的长度为280 mm ~320mm,宽度为50 mm ~70mm,所述两个侧板2的下端连接有下板3,下板3位于两个侧板2之间,所述下板3的长度为580 mm ~620mm,下板3的宽度与侧板2的宽度相同,所述下板3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有瓷碌安装架4,所述瓷碌安装架4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有瓷碌5,所述瓷碌5的中心线平行于下板3,所述两个侧板2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上板6和第二上板7,第一上板6和第二上板7上分别设置有便于连接爆炸螺栓的第一爆炸螺栓孔8和第二爆炸螺栓孔9,所述第一爆炸螺栓孔8和第二爆炸螺栓孔9的中心距为430 mm ~450mm,所述第一上板6和第二上板7之间连接有V形板10,所述V形板10上部开口处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上板6和第二上板7上,V形板10下部的封闭端焊接在下板3上。使用加高支架1后,导线11与墙面的夹角明显减小,导线11作用于瓷碌5上的作用力也比较小,对于一些残旧的墙面,由于作用力小不至于破坏墙体。采用加高街码,施工起来更方便,线行的走向更美观。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1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