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片压片机冲压成型部分的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2336.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庄献国;赵英;刘其全;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8 | 分类号: | B30B11/08;B30B1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2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压片 冲压 成型 部分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环形片的压片机冲压成型部分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旋转式压片机来压制异形片已属常用手段,环形片作为异形片的一种,多采用压片机压制成型而得。
用现有的旋转式压片机生产环形片,其冲压成型部分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上轨导1、转台2、上冲杆3、中模4、下冲杆5、下冲压板57、下冲芯杆55及下冲横销56。其中上冲杆3轴向设置在转台2上的通孔内,并且在上轨导1的作用下能够相对转台2沿轴向上下移动。由上冲杆3的上端面沿其轴线设第一盲孔32,再由第一盲孔32的内底端面沿上冲杆3的轴线设第一通孔33。中模4固定设置在转台2中,且中模4设有与其同轴的轴向通孔,中模4的上端面与转台2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下冲杆5轴向设置在转台2的通孔内,并且能够相对转台2沿轴向上下移动;由下冲杆5的下端面沿其轴线设第二盲孔53,再由第二盲孔53的内顶端面沿下冲杆5的轴线设第二通孔54。上冲杆3、中模4与下冲杆5三者同轴,且上冲杆3位于其下部的一段(构成冲头一31)的外径、下冲杆5位于其上部的一段(构成冲头二51)的外径与中模4上设置的轴向通孔的孔径相等。在下冲杆5的第二盲孔53及第二通孔54内设置下冲芯杆55。所述下冲芯杆55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部分配合于第二通孔54内且上段部分的外径与第二通孔54的孔径相等,下段部分安装在第二盲孔53内并且设有安装下冲横销56的通孔。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下冲杆5上设置有导向通槽52,用来控制所述下冲杆5沿其轴向的上下行程的幅度。
如图1所示,在转台2的端面上设置有用来安装下冲横销56的凹槽,所述下冲横销56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冲杆5的最大外径。所述下冲横销56沿下冲杆5的径向依次穿过其上的导向通槽52的左侧部分、下冲芯杆55的下段上的通孔,最终由下冲杆5上的导向通槽52的右侧部分穿出。下冲横销56的上端面略低于转台2的端面。通过在转台2的端面上固装一环状的下冲压板57而将下冲横销56以及下冲芯杆55与转台2固定连接为一体,即下冲芯杆55相对转台2不能移动。因为下冲杆5上的导向通槽52是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所以下冲横销56能将下冲芯杆55固定于转台2上,而下冲横销56能沿下冲杆5的轴向穿梭于下冲杆5的导向通槽52内,使下冲杆5能够上下移动。
组装后,如图8所示,下冲芯杆55的上端面始终略低于转台2的端面,其目的是为了顺畅地出片。当下冲杆5轴向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即所示状态C)时,下冲杆5的上端面(即冲头二51的上端面)始终位于所述转台2的轴向通孔内;当下冲杆5轴向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即所示状态D)时,下冲芯杆55的上端面相对冲头二51的上端面有一定的缩入余量,即所述冲头二51的上端面相对所述转台2的上端面有一定的伸出余量。
使用上述结构的压片机生产内径大一些的环形片,完全能够得到合格的环形片,但是生产外径及内孔径都很小的环形片,例如Φ5.5mm×Φ2.5mm的环形片时,很容易出现进入上冲杆3的第一通孔33内的物料6在第一通孔33内留滞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含粉量大、流动性差的物料6,更不容易从第一通孔33中脱落而大量留滞其中,造成压片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这些物料6的逐步被压实,在下冲芯杆55压片进入第一通孔33的下端时,而对下冲芯杆55产生向下阻力,导致下冲芯杆55被压断,增加生产成本,长期以来该问题始终没有给予解决。另外,由于物料6在旋转式压片机的转台2上的沿其圆周分布的各上冲杆3的第一通孔33内的留滞量不同,所以对对应的下冲芯杆55的向下阻力也会不一样,所以还容易导致各组上冲杆3、中模4、下冲杆5冲压生产的片剂的片重差异大,而片剂的片重差异量是片剂生产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克服物料在上冲杆的第一通孔内长期留滞累积,对下冲芯杆造成阻碍,导致其被压断,以及使生产的片剂的片重差异量大等问题的环形片压片机冲压成型部分的新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2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