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3820.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罗邦毅;张彩芹;章子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0 | 分类号: | B65B61/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放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食品包装中,需要在包装中放入勺子,比如在牛奶、奶粉包装场合。在以,勺子都是用人工放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勺装置,以实现机械化放勺。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放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勺装置包括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构成,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构成,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接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带通道,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通道;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各有其驱动机构,使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大于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所述勺带为由勺子连成的带状体,勺子和勺子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或者为由包装袋连成的带,勺子处在包装袋中,包装袋和包装袋的相连处为容易拉断的薄弱部位。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分别配有5个以上的多个带轮,使得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均形成五边形以上的上部多边形结构,所述上部多边形具有下底边和可调顶点,与下底边相配合的2个带轮安装在可升降的机构上,与可调顶点相配的带轮的安装位可调;
第一下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分别配有5个以上的多个带轮,使得第一下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也均形成五边形以上的下部多边形结构,所述下部多边形具有上底边和可调顶点,与可调顶点相配的带轮的安装位可调;
第一上循环输送带的下底边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的上底边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送勺带通道,第二上循环输送带的下底边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的上底边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送勺通道。
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前设有勺带引导斜槽。
所述放勺装置还设有竖立的安装板,所述第一上循环输送带、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处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机构处在安装板的另一侧,并在该另一侧设置有罩壳。
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所共用的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电机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中的其中二个带轮分别和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同轴并带动对应的主动轮旋转;
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所共用的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电机与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构和皮带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中的其中二个带轮分别和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的主动轮同轴并带动对应的主动轮旋转。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配合输送的方式输送勺子,能够连续地一个个输送勺子,实现机械化连续放勺,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隐去罩壳后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勺装置包括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所述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一上循环输送带11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12构成,所述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由第二上循环输送带21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22构成,输出夹持输送机构接在输入夹持输送机构之后,第一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一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带通道100,第二上循环输送带和第二下循环输送带之间形成夹持送勺通道200;输入夹持输送机构和输出夹持输送机构各有其驱动机构,使输出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大于输入夹持输送机构的运转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3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废热回收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