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辋精整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4990.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涛;侯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捷顺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辋精整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辋精整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的轮辋由型材卷制、焊接成型后,其两端的直径会存在误差,为此需要用轮辋精整模具在液压机上整形。现有的一种轮辋精整模具的基本结构为:上模板下端联接有收缩套,收缩套的内侧面上联接有一组沿其周向均布的垫片,每两只相邻的垫片间嵌装有一导向键,每一导向键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凹模镶块,收缩套的下端联接有托板,上模板下端与凹模镶块的上端之间设有弹性复位组件,下模座上端联接有下模芯。这种模具安装在液压机上对轮辋进行精整加工时,轮辋的加工精度需要由控制上模的下行距离来保证,而现有的这种模具没有上模下行限位机构,上模的下行限位采用行程开关控制,因此存在的不足是:准确调整行程开关的位置的难度较大,加工精度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轮辋精整模具,该模具的行程限位准确可靠,精整后的轮辋的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轮辋精整模具,上模板下端联接有收缩套,收缩套的内侧面上联接有一组沿其周向均布的垫片,每两只相邻的垫片间嵌装有一导向键,每一导向键上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凹模镶块,收缩套的下端联接有托板,上模板下端与各凹模镶块的上端之间设有弹性复位组件,下模座上端联接有下模芯,上模板下端联接有一限位圈,限位圈的外侧面为圆柱面,限位圈处在各凹模镶块围成的空间中。
由上述方案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辋精整模具对轮辋进行精整加工时,将上模板装在液压机的上工作台上、下模座装在液压机的下工作台上,将轮辋放置在下模芯上,在进行合模的过程中,由凹模镶块的收缩实现对轮辋的整形,由限位圈来控制凹模镶块的收缩限位,即上模的下行限位,进而可靠的保证对轮辋的整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可靠,它对轮辋的整形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辋精整模具中,上模板9下端联接有收缩套4,收缩套4的内侧面上通过螺栓7联接有一组沿其周向均布的垫片5,每两只相邻的垫片5间嵌装有一导向键6,导向键6通过螺栓15与收缩套4联接,每一导向键5上装有一与其滑动配合的凹模镶块8;收缩套4的下端联接有托板3,上模板1下端与各凹模镶块的上端之间设有弹性复位组件,下模座1上端联接有下模芯2。上模板9下端通过螺栓联接有一限位圈10,限位圈10的外侧面为圆柱面,限位圈10处在各凹模镶块8围成的空间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复位组件具有两只以上的螺栓11和一只挡圈13,挡圈13落座在各凹模镶块8的上端上,螺栓11穿过上模板9,螺栓11的下端与挡圈13联接,每一螺栓11上套有一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上模板9下端及挡圈13的上端抵靠。
结合图1、图2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辋精整模具对轮辋进行精整加工时,将上模板9装在液压机的上工作台上、下模座1装在液压机的下工作台上,将轮辋14放置在下模芯上2,在进行合模的过程中,收缩套4下行,推动各凹模镶块8收缩,由凹模镶块8实现对轮辋14进行整形,由限位圈10来控制凹模镶块8的收缩限位,进而可靠的保证对轮辋14的整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捷顺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捷顺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4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无线话筒的方向盘
- 下一篇:两端集束固定的床上热水循环裸露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