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聚井聚合物溶液智能流量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5195.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强;王怀玉;王巨鹏;郭兴旺;邓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万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1/32;F16K51/0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聚井 聚合物 溶液 智能 流量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调节阀,特别涉及一种注聚井聚合物溶液智能流量控制器。
背景技术
油田稠油开发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聚合物,由于聚合物溶液是一种非牛顿液体,受机械剪切黏度损失大,聚合物介质输送要求调节阀全开全关,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聚合物剪切。通常一台注聚泵只能给一口注聚井提供聚合物母液,不能像注水井那样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实现所有的母液注入量,如果注聚泵排量大于注聚井所需要的聚合物母液量,则出现母液量超注的情况;如果打回流,则造成聚合物大幅度的剪切,同时造成阀门因磨损而出现内漏。
油井注聚合物,三次采油在我国大部分老油田中正在大规模推广,是老油田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注聚质量减少其成分的剪切损失,提高注聚区块的整体经济效益,聚合物溶液流量调节阀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采用的流量调节装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对其成分的剪切,破坏分子结构;造成阀的磨损严重;阀门的调节不稳等。为了保证注聚质量、减少其成分的剪切损失,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研发一款新型聚合物调节阀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方便控制、控制精度高的注聚井聚合物溶液智能流量控制器。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聚井聚合物溶液智能流量控制器,包括电动执行器、控制阀和流量计,所述控制阀包括壳体,壳体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在壳体下方安装有下阀座,下阀座底端为出料口,壳体上端开口处安装有上法兰,上法兰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法兰上端面安装有连接盘;在壳体内上法兰下端面安装下法兰,上法兰内设置有外套轴承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内壁设置有螺纹,调节螺母设置有键槽的连接端穿过上法兰和连接盘,并与电动执行器中的旋转提拉装置连接;在上法兰和下法兰内设置有密封配合且可上下移动的阀杆,阀杆尾部置于上法兰中,阀杆尾部外壁设置有与调节螺母内壁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达到提升/降低阀杆的目的;从阀杆尾部开始,阀杆颈部与下法兰之间依次安装有钢套、导向套和油封;下阀座内腔及阀杆头部外侧为长圆锥流线,阀杆头部外轮廓母线可以与下阀座内腔母线重合,当螺杆降低到最底部时阀杆头部可以和下阀座内腔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控制阀出料口处下方,并且与电子执行器采用RS484有线通信。
进一步,所述壳体、下法兰和阀杆使用316L不锈钢制作。
进一步,所述电动执行器内设置有AVR低功耗单片机。
下阀座内腔及阀杆头部采用长圆锥流线型设计,流量调节连续稳定,与注入介质接触的零部件全部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增加了阀门的抗腐蚀性及耐磨性。电动执行器采用AVR低功耗单片机控制各部分电源,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使控制芯片休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流量计与电动执行器采用RS484有线通信方式控制与参数下发相结合,实现了闭环控制,控制精度高,阀门的特殊结构实现了聚合物溶液的低剪切,高保留率,同时,其核心算法集成在电动执行器内部的单片机中,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瞬时流速的反馈信号,自主的调节阀门的流通面积。同时电动执行器自主累加流体注聚量,以实现更高精度的控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 2.下阀座 3.进料口 4.出料口
5.上法兰 6.连接盘 7.调节螺母 8.轴承
9.下法兰 10.阀杆 11.钢套 12.导向套
13.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万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万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5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培养的灭菌方法
- 下一篇:采摘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