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板与触控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5870.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均合;李崇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板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板与包含该触控板的触控显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整合触控组件与电路板的触控板与包含该触控板的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触控组件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smart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 PC)、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笔记本电脑(laptop PC)等电子产品上。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软性印刷电路板将触控组件与外部控制系统做电连接,因此在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接合(bonding)工艺,使软性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电连接到触控组件上的接合垫。然而,电路板的接合工艺需要考虑到接合垫对位、材料及机台参数等问题,使得触控组件的导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的配置与设计受限。因此,工业界仍需持续研发能节省工艺步骤与改善上述限制问题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其整合了触控组件以及用来使触控组件耦接于外部系统的电路板,能够节省现有技术中需要另外接合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工艺工序,增加良率,减少重工与黏接材料的成本耗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其包括一基底、一触控组件以及一连接部。基底具有一主部分与一突出部分设置在主部分的一侧。触控组件设置在基底的主部分,具有一透光区与位于该透光区至少一侧的一周围区。触控组件包括一导电电极与一电极导线。导电电极设置在基底表面且至少位于透光区内,而电极导线设置在周围区且电连接到导电电极。连接部设置在基底的突出部分,包括至少一连接线设置在基底表面且电连接到电极导线。连接部用来使触控组件耦接于一外部系统,以使触控组件的感测讯号可以通过连接部的连接线直接传递到外部系统而不需经过其他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触控板以及设置在触控板一侧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0’、50、52 触控板
12 基底
121 主部分
122 突出部分
14 触控组件
16 连接部
18 透光区
20 周围区
22、22’、24、24’ 导电电极
22B桥接线
22X 第一轴向电极
23 绝缘组件
24Y 第二轴向电极
26 电极导线
28 连接线
30 外部系统
32 导接垫
34 保护层
34a、36a、40a 开口
36 绝缘层
38 电路控制组件
40 装饰层
42 盖板
44 显示面板
46 周边电路区
48 显示区
100 触控显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特别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5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触摸屏的盖板
- 下一篇:位置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