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承压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6430.7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彦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海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电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具体说是一种新型低承压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承压式电热水器内胆内水压很大,内胆要求长时间承受自来水的压力。这种热水器的缺点是内胆壁很厚,生产工艺要求严格,产品成本很高。内胆壁厚不够,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缩短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此类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低承压电热水器,它结构合理,更加安全节能,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低承压电热水器,包括水箱、进水口、热水出口、冷水出口和加热棒,其特征是,还包括进水稳压装置,所述的水箱包括内胆、保温层和外皮,所述内胆为中空的腔体,所述的保温层附着在内胆外表面,所述外皮附着在保温层的外表面,所述的进水口通过绝缘软管与进水稳压装置连接,所述的进水稳压装置连接三通的一端,三通另外两端分别与内胆进水口和冷水出口连通,内胆出水口通过绝缘软管与热水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胆进水口位于内胆的右端面的下部,内胆出水口位于内胆左端面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稳压装置为减压阀,所述的进水口直接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稳压装置为自吸泵,自吸泵带有压力可调的压力开关,所述的进水口通过绝缘软管与水桶内的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皮的背面设有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设有挂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胆的底部还有设有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内胆进水压力可控,出水恒压,更加安全,降低了生产成本。
2、内胆进水口位于内胆的右端面,内胆出水口位于内胆左端面,提高了出热水率。
3、采用绝缘软管,提高了本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冷水出口,3热水出口,4内胆出水口,5加热棒,6进水稳压装置,7内胆进水口,8排污口,9三通,10电磁阀,11内胆,12保温层,13外皮,14环形钢带,15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低承压电热水器,包括水箱、进水口1、热水出口3、冷水出口2和加热棒5,还包括进水稳压装置6,所述的水箱包括内胆11、保温层12和外皮13,所述内胆11为中空的腔体,所述的保温层12附着在内胆11外表面,所述外皮13附着在保温层12的外表面,有效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所述的进水口1通过绝缘软管与进水稳压装置6连接,所述的进水稳压装置6连接三通9的一端,三通9另外两端分别与内胆进水口7和冷水出口3连通,所述的内胆进水口7位于内胆11的右端面下部,内胆出水口4位于内胆11左端面的上部,冷水从内胆进水口17进入内胆,冷水从右下向左上流动,水流进入内胆时有一定的缓冲,保证了热水出口3的出热水率。
内胆出水口通过绝缘软管与热水出口3连通。所述的外皮13的背面设有环形钢带14,环形钢带14上设有挂板15,可以方便进行安装。所述的内胆11的底部还有设有排污口8。可以方便进行排污。
实施例一:所述的进水稳压装置6为减压阀,所述的进水口1直接与自来水管相连通。减压阀的出水端压力可调,自来水通过减压阀后水压保持恒定,这样可确保内胆11承受一个恒定的压力。这样既降低了内胆11成本,保证内胆11的寿命,同时也确保洗浴的舒适性。
实施例二:所述的进水稳压装置6为自吸泵,所述的进水口1通过绝缘软管与水桶内的水连通。自吸泵可以直接把水桶中的水吸入内胆11,无自来水地区的也可以方便将水加入到内胆11中。自吸泵带有压力可调的压力开关,内胆内11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水泵关闭,保证内胆11承受稳定的压力。这样既降低了内胆11的成本,保证内胆11的寿命,同时也确保洗浴的舒适性。对于没有自来水的地区十分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海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市海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6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切割机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