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弯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7298.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綦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綦延青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弯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五个及以上机头钢筋弯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设备也在逐步的更新换代。自动箍筋加工设备主要应用于建筑工地的钢筋加工成型,因其具有产量大、弯箍机不变形、操作简单的特点,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钢筋弯箍机机头体积大、扭矩小、每个机头移动时需使用手工尺量,耗费时间长,影响了设备的性能。
现有的钢筋弯箍机采用电机及变速箱传动,造成机头体积大、扭矩小,难以生产小箍筋。
现有的钢筋弯箍机的气缸与芯轴通常采用焊接或直接螺丝连接,芯轴不能浮动,使用一段时间后,芯轴会出现一定的歪斜偏移,难以准确定位。而且,扭头转动时,芯轴容易随扭头的转动而旋转,影响了对钢筋的固定,造成误差。
同时,现有的钢筋弯箍机,每个机头在生产工作前需要先根据特制箍筋的长度要求,用手工尺量的方法移动机头,采用此方法存在误差大、读数难、计算难、耗费时间长等问题。
上述现有的钢筋弯箍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定位准确、可自动测量移动距离且误差小的新的钢筋弯箍机,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弯箍机,采用液压动力使其定位准确且能够准确移动机头,从而克服现有的机头体积大、扭矩小、芯轴定位不准确、机头定位手工测量误差大等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筋弯箍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5个及以上单机机头,单机机头安装在轨道40上,单机机头包括机头1、气缸2、扭头盘3及液压油缸5,机头1安装在底板13上,底板13的另一侧安装有与机头1对应的定位板20,定位板20上设有定位孔21,机头1两侧分别安装有气缸2和扭头盘3,气缸2上安装有芯轴6,扭头盘3一侧设有扭头4,扭头盘3、扭头4安装在齿轮轴26上,扭头4上安装有扭头轴25,扭头轴25外周套有滚针轴承23,扭头轴25末端设有扭头轴端盖24,液压油缸5上安装有圆柱齿条9,圆柱齿条9与齿轮轴26啮合;
所述芯轴6与气缸2之间通过螺钉22浮动连接;
所述钢筋弯箍机还包括手柄7、读数器8及L板12,L板12安装在底板13下方,手柄7穿过并安装在L板12上,读数器8安装在手柄7上,L板12末端设有手柄齿轮15,手柄齿轮15与安装在轨道40上的齿条18啮合;
所述读数器8与手柄7之间设有连接调整套14;
所述扭头4上安装有防转轴承16;
所述扭头盘3上设有两块电磁铁11,机头1上安装有能感应磁铁信号的感应器10,感应器10通过支架19安装在机头1上。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弯箍机传动时机头体积大、扭矩小、难以生产小箍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机头体积远远小于由电机及变速箱组成的机头体积,能够满足小箍筋的生产要求,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液压作为主动力,扭矩大,能实现多根数箍筋同时弯曲,实现高产量的目的。
2、克服了芯轴在扭头转动过程中容易被动旋转的难题。
3、通过磁铁及感应传感器控制扭转角度,使扭转角度精确可调,简易操作。
4、每个机头上的芯轴直线运动与扭头旋转都由设备上电器部分中的PLC电脑控制,每个机头之间的距离也由与电脑连接的PLC自动输出指令移动,达到现有五机头(含五机头以上,比如:六机头,七机头等)弯箍机移动距离方便、精确,尺寸误差可降至±0.2mm,速度快、质量高。
5、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充分节约了空间,可在较小空间内放置多台机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弯箍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单机机头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与芯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A处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芯轴使用状态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防转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读数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L板与与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綦延青,未经綦延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7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