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声消除装置、回声消除方法及通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1050.5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刚树;古川博基;金森丈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3/23 | 分类号: | H04B3/23;H04M1/58;H04R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声 消除 装置 方法 通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声消除装置、回声消除方法及通话装置。特别涉及用于生成从第二声音信号除去了回声信号的回声消除信号的回声消除装置、回声消除方法及通话装置,该第二声音信号包含通过采集第一声音信号的再现音而生成的包含回声信号的第二声音信号。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在送话器信号中同时存在自地点的用户的声音和回声的同时通话(双向通话)时,为了使过滤器特性与回声传递特性等价而正确地进行回声消除,应用了独立成分分析(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公开有应用NLMS的技术,该NLMS使用具有静区和过修正区的非线性函数(例如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48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26629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那样,在以往的回声消除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在送话器信号中同时存在自地点的用户的声音和回声的同时通话(双向通话)时,无法使过滤器的特性与回声传递特性等价。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双向通话时也能够消除回声的回声消除方法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回声消除装置,用于生成及输出从第二声音信号消除了回声信号的回声消除信号,该第二声音信号包含通过采集第一声音信号的再现音而生成的所述回声信号,该回声消除装置具备:第一伪回声生成部,对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行使用了过滤器的信号处理,从而生成第一伪回声信号,该过滤器具有与所述再现音被采集为止的传递特性等价的特性;第一回声消除部,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减去由所述第一伪回声生成部生成的所述第一伪回声信号,从而生成第一回声消除信号并输出;以及过滤器更新部,对由所述第一回声消除部生成的所述第一回声消除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从而生成非线性变换后的回声消除信号,使用所述非线性变换后的回声消除信号、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范数来更新所述过滤器的特性,以使所述过滤器的特性与所述传递特性等价。
此外,这些整体或者具体的方案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回声消除装置等,即使在双向通话时也能够消除回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回声消除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过滤器更新部的功能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回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回声消除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回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回声消除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9是实施方式3的回声消除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回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实施方式3的回声消除信号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方式4的回声消除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回声消除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4的回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本发明人发现,在“背景技术”栏中记载的回声消除装置会产生以下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