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误码率检测的方法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1223.3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3 | 分类号: | H04L12/7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误码率 检测 方法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误码率检测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是用来衡量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在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无线业务对误码率有特定的要求,当误码率超过一定阈值时,基站会认为无线业务控制层中断,基站会切断基站与基站控制器的连接,导致下挂的终端设备不能接入移动网络,对移动业务影响很大。误码率的统计方法有多种,接口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比较常见的方法,CRC的方法主要用于对接口入方向报文的误码率统计。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实现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入口节点(Ingress Node)感知下游节点误码率的技术方案,不利于保证IP RAN解决方案中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误码率检测的方法及网络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LSP入口节点无法感知下游节点误码率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误码率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报文,所述第一通告报文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进行误码率检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LSP的入口节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LSP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游节点;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通告报文,所述第二通告报文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通告报文,所述第二通告报文中携带第二误码率,所述第二误码率为基于所述第一接口的第一误码率得到的,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告报文的接口,并且所述第一接口为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LSP发送的MPLS报文的接口。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LSP的备用LSP为第二LSP,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判断所述第二误码率超过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LSP切换为备用LSP,所述第一阈值为非负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LSP切换为主用LSP。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误码率等于所述第一误码率。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告报文为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RSVP-TE)的路径(Path)消息,所述Path消息包括LSP属性对象(LSP_ATTRIBUTES object),所述LSP_ATTRIBUTES object中包括误码率请求(Bit Error Rate Request,BER REQ)类型长度值(Type Length Value,TLV),所述BER REQ TLV携带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非负数,所述第一误码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误码率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报文,所述第一通告报文用于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进行误码率检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入口节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LSP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游节点;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接口进行误码率检测,获得所述第一接口的第一误码率,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告报文的接口,并且所述第一接口为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LSP发送的MPLS报文的接口;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第二误码率的第二通告报文,所述第二误码率为基于所述第一误码率得到的。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二误码率的第三通告报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LSP的出口节点(Egress Nod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壳式热网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气气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