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1413.5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1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捷;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32 | 分类号: | H04B3/32;H04L12/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激活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方法,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通过M条线路发送数据,并经过一个抵消器对M条线路进行串扰消除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所述M个收发器处于传送数据showtime状态时,如果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将所述M个收发器中的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与所述N个收发器连接的N条线路开始进行去激活;其中,M和N为正整数;
获取用于更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执行状态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去激活完毕;
其中对与所述N个收发器连接的N条线路开始进行去激活包括:
关闭所述N条线路中每条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下行信号Xd,保持所述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继续发送信号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包括:
保持所述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继续接收上行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与所述N个收发器连接的N条线路开始进行去激活包括:
关闭所述N条线路中每条线路上的模拟前端;
对所述(M-N)条激活线路上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Y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包括:
利用所述线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的误码个数或者误码持续时间超过设定阈值;
或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命令;
或线路中断或设备断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为导致线路之间的串扰信道发生变化的去激活事件时,重新估计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信道,并利用重新估计的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信道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更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包括:
利用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信道和/或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抵消系数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执行状态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包括:
控制正在去激活的远端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
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
控制正在去激活的中心局端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
8.一种串扰场景下的去激活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心局端的M个收发器和一个抵消器,其中通过M条线路发送数据,并经过一个抵消器对M条线路进行串扰消除时,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所述M个收发器处于传送数据showtime状态时,如果检测到触发状态变迁的事件,将所述M个收发器中的N个收发器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对与所述N个收发器连接的N条线路开始进行去激活;其中,M和N为正整数;
所述抵消器,获取用于更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的更新系数,利用所述更新系数更新所述(M-N)条激活线路之间的串扰抵消系数,并控制去激活执行状态的收发器进入静默或空闲状态,去激活完毕;
所述收发器关闭所述N条线路中每条线路对应的抵消器之前的下行信号Xd,保持所述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继续发送信息的状态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保持所述N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模拟前端的继续接收上行信号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关闭所述N条线路中每条线路的模拟前端切换到去激活执行状态;
所述抵消器还用于对所述(M-N)条激活线路上的抵消信号进行信号补偿产生抵消输出信号Ya'。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消器还用于利用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信道和/或去激活执行状态之前的串扰抵消系数获取所述更新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4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