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制式寻呼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2133.6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房明;陈燕燕;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10 | 分类号: | H04W88/10;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式 寻呼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制式寻呼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制式的核心网下发的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注册在所述第一制式的核心网,且驻留在第二制式的空口上的用户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构造所述第二制式的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由于网络侧设备将第一制式的核心网下发的第一寻呼消息构造成适合从第二制式的空口下发的第二寻呼消息来寻呼UE。因此,UE无需从第一制式转移到其它制式(第二制式)的网络,即无需建立和释放第一制式的空口连接,从而有效地降低时延,并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跨制式寻呼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注册到某一核心网,当该UE从一个位置区域移动到新的位置区域,会在注册的核心网管理的区域进行位置区/路由区/跟踪区更新。这样,核心网知道UE当前所处的位置区域,可以向UE下发寻呼消息,UE收到寻呼消息后响应寻呼,从而建立与核心网的连接,并进行后续的业务。
在跨制式系统中,UE可以同时注册到不同制式的核心网。例如,UE同时注册到两种制式的PS(Packet Switching,分组交换)核心网,如同时注册在LTE制式的MME(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网元)和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制式/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也称为“2G/3G”)的SGSN(Serving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或者,UE同时注册两种制式的CS(Circuit switching,电路交换)核心网,如UE同时注册2G和3G的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电路交换中心)。
在跨制式系统中,即使终端是同时注册到不同制式的核心网的,但空口驻留的制式总是与当前锚定的核心网的制式是相同的。例如UE同时注册2G的MSC和LTE的MME,如果当前终端驻留在LTE空口,则2G MSC和LTE MME建立接口,寻呼还是由MME通过eNB并经过LTE空口下发给UE。
在现有技术中,某一制式的核心网通过基站控制器在该制式对应的空口将寻呼消息发送给UE,UE在该制式对应的空口响应该寻呼消息,并在该制式的网络中建立承载。但是,此时UE的业务可能不适合承载在该制式对应的空口,从而降低网络性能,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若将UE转移到其它制式的网络,需要触发UE在其它制式的网络中的建立承载,再由基站控制器通过切换或重定向方式来完成UE到其它制式的网络的转移,导致呼叫时延大,此外,在原制式的网络中建立承载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制式寻呼方法和设备,能够降低呼叫时延,减少网络资源的浪费。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制式寻呼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制式的核心网下发的第一寻呼消息,所述第一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注册在所述第一制式的核心网,且驻留在第二制式的空口上的用户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构造所述第二制式的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携带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制式中的第一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寻呼消息,构造所述第二制式的第二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标识转换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制式中的第二用户设备标识;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标识设置在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2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