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交换业务的信道编解码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2689.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1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栾龙源;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交换 业务 信道 解码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换业务的信道编码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对源数据进行编码以生成第一码流,其中源数据的数据部分的编码速率为p,p小于1/3;对第一码流进行打孔以生成第二码流;将第二码流交织映射到q个突发脉冲生成q个突发脉冲序列,以便于进行调制,其中第二码流占满q个突发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突发脉冲序列,q为大于4的整数;向接收端发送调制后的q个突发脉冲序列。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降低数据交换业务的信道编码的编码速率,从而能够在保证终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功率消耗,或者能够在同等功率消耗下提高终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数据交换业务的信道编解码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计算、执行和通信能力的各种设备,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网络。一般认为,物联网的第一个阶段称为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即实现机器之间的自由通信。对于通信网络(比如,移动蜂窝网络)而言,它所承担的这种通信业务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
通常,MTC设备,特别是MTC终端设备,相对于普通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来说是能量受限的,例如MTC终端设备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智能仪表,智能仪表通常由电池供电。与此同时,很多情况下MTC终端设备会比普通UE经历更加严重的路径损耗,同样以智能仪表为例,智能仪表通常被安装在住房的地下室中或是被金属外壳隔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提高MTC终端的发射功率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然而发射功率的提高会使得电池寿命减短,从而非常不利于MTC终端设备的维护。
除了某些MTC终端比较特殊的通信环境,进行无线通信的其他移动设备也有所处通信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现有的数据交换业务的信道编码方法,如果不提高终端的功率,则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覆盖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换业务的信道编解码方法和设备,能够在不提高终端功率的情况下,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覆盖范围。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交换业务的信道编码方法,包括:对源数据进行编码以生成第一码流,其中所述源数据的数据部分的编码速率为p,p小于1/3;对所述第一码流进行打孔以生成第二码流;将所述第二码流交织映射到q个突发脉冲生成q个突发脉冲序列,其中所述第二码流占满所述q个突发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突发脉冲序列,q为大于4的整数;对所述q个突发脉冲序列进行调制;向接收端发送调制后的所述q个突发脉冲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其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源数据进行编码以生成第一码流包括:根据调制编码策略MCS对所述源数据的头部分进行编码;或者对所述源数据的头部分进行编码速率为p的编码。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其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根据调制编码策略MCS对所述源数据的头部分进行编码时,所述第二码流交织映射到q个突发脉冲以生成q个突发脉冲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二码流的数据部分交织映射到所述q个突发脉冲;并且将所述第二码流的头部分交织映射到所述q个突发脉冲中的4个突发脉冲。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其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码流的头部分交织映射到所述q个突发脉冲中的4个突发脉冲包括:将所述第二码流的头部分交织映射到所述q个突发脉冲中的前4个突发脉冲;并且将所述第二码流的头部分重复映射到除所述前4个突发脉冲外的q-4个突发脉冲。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其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在对所述源数据的头部分进行编码速率为p的编码时,所述将所述第二码流交织映射到q个突发脉冲以生成q个突发脉冲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二码流的头部分和数据部分整体映射到所述q个突发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2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考符号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光信号发射机、接收机以及调制和解调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