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导护套及医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888.8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祐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护套 医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被引导到体内导入器具内的状态下使用的引导护套以及具有该引导护套的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向体腔、血管等内插入并注入药液或排出体液而使用了导管。作为这样的导管,公知有例如日本特开平8-57035号公报所记载的导管。该导管通过使合成树脂的交联度沿长度方向连续地发生变化而形成。
在制造该导管时,使对辐射线等的交联处理敏感的合成树脂与对辐射线等的交联处理不敏感的合成树脂相组合。然后,使用β射线等辐射线对一边使这些合成树脂的混合比连续地发生变化一边熔融挤出的管进行交联。通过如此构成导管,能够在利用变硬的基端侧保持转矩控制性、压入性的同时,利用柔软的顶端侧防止划伤器官。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以下,也简称作“处理器具”。)中,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护套上,通过设为交联状态而形成了交联部。交联部一般是耐热性、物理强度优异。因此,例如,当因高频电流而成为高温的处理部接触到护套时,当在拉入处理部时处理部压缩着护套时,能够抑制护套熔融或变形。
另一方面,在使处理器具贯穿形成于内窥镜(体内导入器具)的导入用通道而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引导护套的顶端在自导入用通道的顶端突出至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固定,并使处理器具贯穿引导护套。经过这样的顺序,在自导入用通道更换处理器具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处理器具顶端的位置对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24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引导护套一般整体由均匀的材料形成。在使该引导护套贯穿内窥镜10的导入用通道11、并以顶端侧自导入用通道11突出的方式使用的情况下,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即,在处理器具等未贯穿引导护套的状态下,在作用有使突出的引导护套弯曲那样的外力的情况下,该部分弯折,难以使处理器具等贯穿引导护套。
另一方面,若将引导护套形成得较硬(弹性模量较大)以使得引导护套不弯折,则引导护套难以追随于内窥镜和支气管的弯曲,引导护套难以贯穿内窥镜等。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柔软性的同时难以弯折的引导护套以及具有该引导护套的医疗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引导护套被体内导入器具引导而插入体内,并且为了将医疗器具的顶端引导至目标部位而具有供上述医疗器具贯穿自如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引导护套包括: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以及被弯曲部,其具有软质部和硬质部,该软质部具有预定的弯曲刚性,该硬质部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与该软质部交替配置且该硬质部的弯曲刚性比该软质部的弯曲刚性大,该被弯曲部设于上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而以在外力作用下弯曲的方式自上述体内导入器具的顶端突出。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具有热塑性树脂,上述硬质部由对上述热塑性树脂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上述热塑性树脂交联后的交联材料形成。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由上述热塑性树脂与交联促进剂混炼而成的混炼材料形成,
上述硬质部由对上述混炼材料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上述热塑性树脂交联后的交联材料形成。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与上述硬质部以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交替的方式分别形成为环状。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与上述硬质部以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交替的方式分别形成为螺旋状。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在上述长轴构件的、上述被弯曲部的基端一侧的部分设有支承部,上述支承部的弯曲刚性大于上述软质部的弯曲刚性。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支承部的弯曲刚性小于上述硬质部的弯曲刚性。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在上述长轴构件的、上述被弯曲部的基端一侧的部分设有支承部,在上述支承部设有由上述交联材料形成的基端侧硬质部。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基端侧硬质部以在上述长轴构件的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有多个,在沿上述周向相邻的上述基端侧硬质部之间设有由上述混炼材料形成的基端侧软质部,由多个上述基端侧硬质部和上述基端侧软质部形成的管路构成上述通道的基端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