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传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03920.2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平泽壮史;池田匡视;木村裕一;岛田守;中村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郑雪娜;郭红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递装置,特别涉及使用作为热传递手段的热管的热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热管被用作各种电子器件的冷却、加热时的热传递手段。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发热元件和散热片之间设置作为热传递手段的热管。
另外,还已知将多根热管沿热传递方向热连接。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不超过热传递性能极度降低的临界长度的多根平板状热管以接合热阻小的手段相互连接,制成通过其总计全长而得到所希望长度的连接结构体。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型热管,一端形成缩小部、且在该缩小部的前端成连续状形成工作流体注入用喷嘴部的多根热管单位通过在上述平坦部将其对应端部彼此以密接状态接合而交替连续连接。
但是,在这些文献中,没有记载将热管在工作液熔点以下的温度环境下使用的内容。
作为考虑工作液冻结导致的热传递效率降低的技术,公开于专利文献4及5中。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发明,通过使连接于一部分热管的翅片张数少于其他热管等手段,使一部分热管的凝结能力降低,从而构成为即使在低温下,该部分热管也能够确实地工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07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693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1-843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6777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7-1906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传递装置,是作为热传递手段具备热管的热传递装置,即使在工作液熔点以下的低温状况下,也能够极力抑制工作液冻结导致的热传递效率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构成。
即,本发明的第1方案是一种热传递装置,是热连接于要温度调节的对象的热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多根热管沿热传递方向热连接而构成热传递路线。该热传递装置优选在上述多根热管中的至少一根热管的工作液熔点以下的环境下使用。
本发明的第2方案是上述热传递装置,其中,热传递路线的一端与温度调节机构热连接,按上述一端的热传递能力大于另一端的热传递能力地选择热管的种类及/或根数。
本发明的第3方案涉及上述热传递装置,其中,还具备与上述多根热管中的至少一根热连接的加热器。
本发明的第4方案是上述热传递装置,其中,上述热传递路线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收容在可热连接于上述多根热管及上述要温度调节的对象的收容部件中。
本发明的第5方案是上述热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根热管中,至少一根热管的工作液熔点与其他热管的熔点不同。
本发明的第6方案是上述热传递装置,其中,通过将端部侧面彼此热连接而将相邻热管热连接。
本发明的第7方案是上述热传递装置,其中,通过将前端端面彼此热连接而将相邻热管热连接。
本发明的第8方案是上述热传递装置,其中,要温度调节的对象为多个。
本发明的第9方案是上述热传递装置,其中,要温度调节的对象是多个电池单元(battery cell)。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多根热管沿热传递方向热连接而构成热传递路线,所以在工作液熔点以下的低温状况下,也能够极力抑制工作液冻结导致的热传递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将本发明的热传递装置与作为要温度调节的对象的电池单元组热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表示图1的热传递装置的分解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热传递装置中的热管配置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热传递装置中的热管的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热管的连接部的其他方案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热管的连接部的其他方案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热传递装置中的热管配置的其他方案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热传递装置中的热管配置的其他方案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热传递装置与作为要温度调节的对象的电池单元组(电池要素)热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热传递装置的分解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热传递装置的剖面图。
图12表示将本发明的热传递装置与作为要温度调节的对象的电池单元组(电池要素)热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3的热传递装置的分解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控阵自动扫查装置
- 下一篇:可调整腔内动平衡的磁悬浮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