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04460.5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寺园正喜;中村成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H04R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齐秀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 产生器 产生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压电扬声器所代表的声音产生器作为将压电体用于电声变换元件的小型、低电流驱动的音响设备而被知晓,例如作为组装到移动计算设备等小型的电子设备中的声音产生装置而被使用。
一般而言,将压电体用于电声变换元件的声音产生器成为在金属制的振动板上贴附了作为形成有银薄膜等所组成的电极的激振器的压电元件的构造。将压电体用于电声变换元件的声音产生器的发声机构是指,通过向压电元件的两面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压电元件发生形状变形,并使压电元件的形状变形传递给金属制的振动板以使之振动,由此产生声音。
此外,已知取代金属制的振动板而将树脂薄膜作为振动板来应用的声音产生器。该声音产生器是针对双压电晶片型的层叠型压电元件从其厚度方向用一对树脂薄膜进行夹持,进而以施加了张力的状态将该树脂薄膜固定于框部件而成的。由此,使声音变换效率提高,可以产生高的声压。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234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85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声音产生器由于激振器的振动所引发的树脂薄膜等的共振而引起的应变,易于发生大的峰值、谷值,因此有在特定的频率下声压会急剧变化的问题。为此,要求声压的频率特性的平坦化。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声压的频率特性平坦化的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声音产生器具有:振动体;框部件,其通过接合材料而被贴附在该振动体的外周部;激振器,其被设置在该框部件的框内的所述振动体上;和所述接合材料的突出部,其从所述框部件突出到框内的所述振动体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声音产生器的一种形态,具有能够使声压的频率特性平坦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1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俯视图。
图1B是表示第1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截面图。
图1C是表示接合材料的突出部的截面图。
图1D是说明接合材料的突出部与框部件的内侧面相接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第2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3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第4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第5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使气孔分布于接合材料的突出部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使气孔分布于与振动体的界面附近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声音产生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另外,该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而且,作为实施方式而在下面例示的各形态可以在构成声音产生器的各部件的形状、尺寸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第1形态)
[声音产生器的构造]
首先,基于图1A以及图1B来说明声音产生器的第1形态。图1A是表示第1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俯视图,此外,图1B是表示第1形态的声音产生器的截面图。另外,在图1B中示出沿着图1A所示的A-A线的截面图。此外,在图1B中,为了容易理解,将作为激振器1示出的层叠型的压电元件1的厚度方向(y方向)放大来表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激振器1为压电元件的情况为例进行列举来加以说明,但是激振器1并不限定于压电元件,只要是具有被输入电信号而振动的功能的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作为使扬声器振动的激振器被熟知的动电型激振器、静电型激振器、电磁型激振器。另外,动电型激振器是在配置于永久磁铁的磁极之间的线圈中流动电流而使线圈振动这样的器件,静电型激振器是在面对面的两个金属板中流动偏压和电信号而使金属板振动这样的器件,电磁型激振器是在线圈中流动电信号而使薄铁板振动这样的器件。此外,作为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器的激振器,由于薄型化、轻量化、振动板的变化小等方面而最好应用压电元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振动体而例示了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4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MC单元的单相三相变流系统
- 下一篇:开关电源装置和控制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