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波导的隐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4614.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I·A·扬;J·M·斯旺;R·L·赞克曼;M·拉多萨夫列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3/00 | 分类号: | F41H3/00;F41H3/02;F41H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波导 隐身 系统 | ||
背景技术
有很多种隐蔽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在物体上覆盖包含与物体所处周围区域相类似图案和设计的服装材料来实现隐蔽或伪装。在这个示例中,服装材料类似于环境,以避免看到将要隐藏的物体。然而,这种隐蔽方式是不可靠的,因为周围区域随时可能改变。换句话说,当物体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时,这种隐藏方式也会失效,除非它能适应物体当前所处的周围区域的动态性质。
在军队和警察的监视中,隐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周围区域不断在改变,对庞大且形状不一致的结构的隐蔽不仅花费昂贵,而且难度大。例如,如果结构是可移动的并且通常用作移动结构,那么该结构的隐蔽可以包括几个类型的伪装。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显示了利用嵌入波导的隐身设备的示例情况的示例场景。
图2示出了显示了利用嵌入波导的隐身设备套装的示例情况的示例场景。
图3示出了显示了隐身设备的示例织物的示例图像投影仪。
图4示出了显示了隐身设备的示例双向织物的示例图像投影仪。
图5a和图5b示出了隐身设备套装的示例实施例。
图6示出了一种采用嵌入的微波的被动隐身设备的实施的示例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图7示出了一种采用嵌入的微波的主动隐身设备的实施的示例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被动或主动隐身设备(也就是,伪装)的技术,其允许物体或人融入其周围。特别地,描述了一种从被动或主动隐身设备的一侧到相对侧投影场景图像的方法。
例如,被动隐身设备由至少一个输入光栅耦合器和至少一个输出光栅耦合器组成,输入光栅耦合器和输出光栅耦合器分别与波导的两端相耦合。在这个示例中,来自被动隐身设备一侧的场景图像引导由输入光栅耦合器接收的光线。接收的光线通过波导进行过滤,并被从输入光栅耦合器引导至输出光栅耦合器。然后,输出光栅耦合器被配置为提供输出光线以重现在输入光栅耦合器侧反映光线的场景图像。
另一示例中,主动隐身设备套装利用隐身设备整合器接收来自输入光栅耦合器的过滤的光线。在该示例中,该隐身设备整合器对过滤光线进行整合,并将其储存到存储器中。这些存储的整合的过滤的光线实际上包括了将要投影到输出光栅耦合器的初始图像。例如,隐身设备整合器被配置为检测输出光栅耦合器的当前位置,然后判定用于投影初始图像的输出光栅耦合器。在此示例中,存储的整合的过滤的光线被传送到判定的输出光栅耦合器,以提供输出光线。输出光线能够投影由所存储的整合的过滤的光线建立的初始图像。从而,主动隐身设备套装为用户提供隐形。
图1示出了场景100,该场景显示了利用嵌入波导的隐身设备的示例情况。场景100显示了人眼102位于天线106的左侧104,树108位于天线106的右侧110,以及隐身设备112。
作为这里的本实现的示例,在天线106左侧104观察时,想看到树108的完整视图是不可能的;然而,使用隐身设备112遮蔽天线106后,人眼102现在就能够看见树108的完整视图。换句话说,树108的图像通过隐身设备112从右侧110投影到左侧104,这样人眼102就可以完整的看见树108,而不是看见天线106。因此,天线106对人眼102变得“隐形”,因为通过隐身设备112,该物体(如天线106)后面的区域被投影到人眼102。
作为这里的本实现的示例,隐身设备112可以是被动隐身设备,其由输入/输出光栅耦合器(未示出)组成,所述光栅耦合器耦合到波导(未示出)的两端,以将树108的场景图像从天线106的右侧110投影到左侧104。例如,输入光栅耦合器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树108的反射的光(未示出)。在这个示例中,输入光栅耦合器耦合到从右侧110到左侧104环绕隐身设备112的波导。也就是说,输入光栅耦合器和输出光栅耦合器彼此同轴,波导位于它们之间,用于传送接收的反射的光。为了这个目的,人眼102的视野包括树108的图像而不是天线106。
在另一实施例中,隐身设备112为主动设备。例如,输入/输出耦合器和波导被配置为通过放大光线,从右侧110向着人眼102的位置传送接收的反射的光线。在这个示例中,利用电源(如电池)为接收的反射的光提供放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4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