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4666.8 | 申请日: | 2013-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冈中雄大;古贺聪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隔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筒状的第1装配构件上嵌入安装有托架构件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夹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并将这些构件彼此隔振连结起来的隔振连结体或隔振支承体的一种,公知有隔振装置。隔振装置具有这样的构造,即: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装配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一个构件上的第1装配构件和装配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另一个构件上的第2装配构件弹性连结起来。此外,作为隔振装置,也提出有如日本特开2012-3697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将第1装配构件形成为筒状,向第1装配构件的内孔中嵌入安装托架构件的构造,借助托架构件将第1装配构件装配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上。
然而,在具有这种将托架构件嵌入安装于筒形的第1装配构件的构造的隔振装置中,托架构件从第1装配构件脱落容易成为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覆盖第1装配构件的内周面的覆盖橡胶层上设置凹形状或凸形状的被卡合部,并且在托架构件的外周面设置凸形状或凹形状的卡合部,而容易保持托架构件与第1装配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
但是,当采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构造时,能期待由卡定作用所带来的第1装配构件和托架构件之间的定位效果,另一方面却存在通过向第1装配构件嵌合托架构件来进行定位的效果减弱的不良情况。即,当将托架构件嵌入于第1装配构件时,通过使托架构件的外表面推压第1装配构件的内表面而发挥由嵌合产生的定位效果,从而防止托架构件自第1装配构件脱落。但是,被卡合部和卡合部是通过一者进入另一者而进行卡定的,在上述被卡合部和卡合部的形成部分,如上所述由嵌合产生的定位效果减弱,因此,防止托架构件自第1装配构件脱落的定位效果可能不充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69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新颖的隔振装置,既能有效获得由第1装配构件和托架构件之间的嵌合所产生的定位作用,又能更有效地对第1装配构件和托架构件之间进行定位。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振装置,其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第1装配构件和第2装配构件弹性连结起来,并且,将形成为筒状的该第1装配构件的内孔形成为由覆盖橡胶层覆盖的嵌装孔,在该嵌装孔中嵌入有托架构件,该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装配构件的周面上局部形成有朝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上形成有在该第1装配构件的内周面开口的卡定槽,该卡定槽的槽内表面被上述覆盖橡胶层覆盖,并且,在该覆盖橡胶层的构成该卡定槽侧壁内表面的部分上设有卡定部;通过将上述托架构件嵌入到该第1装配构件中而使突出设于该托架构件上的卡合突部嵌入到该卡定槽中,使该卡合突部的突出顶端面抵接于该卡定槽的底壁内表面,并且使该卡合突部的侧面卡定于该卡定部,从而构成将该第1装配构件和该托架构件之间互相定位的定位单元。
根据采用这样的第1技术方案的构造的隔振装置,通过使托架构件的侧面卡定于设在第1装配构件的内周面上的卡定部,而防止托架构件自嵌装孔脱落,将托架构件定位于第1装配构件。
此外,在第1装配构件上设有朝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部和形成于该突出部且朝内周侧开口的卡定槽,卡定部形成于对卡定槽的侧壁内表面进行覆盖的覆盖橡胶层上。而且,托架构件的卡合突部的突出顶端面抵接于卡定槽的底壁内表面,即使在卡合突部和卡定槽的形成部分,托架构件也能在卡合突部和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上被第1装配构件夹持并支承。由此,能充分确保嵌装孔的内周面和托架构件之间的压接面积,使其不会因形成卡定部而减小,第1装配构件和托架构件之间能有效发挥由嵌合产生的定位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与隔振装置中的主要振动输入方向之一大致一致。由此,通过使卡合突部的突出顶端面与卡定槽的底壁内表面抵接能确保负荷输入面较大,并且,在输入负荷较小的卡定槽的侧壁内表面能构成由卡定部形成的定位单元。因此,能针对输入振动而有效发挥作为目标的隔振效果,并且防止因卡定部变形而导致定位作用减弱,从而第1装配构件和托架构件之间以连结状态被稳定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4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