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5674.4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5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真士;中村达;石田将也;服部佳晋;渡辺俊明;小岛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B60L11/18;H01F27/36;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黎艳,王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1.车辆,包括:
电能接收部分,其非接触地接收来自设在车辆外部的电能传输部分的电能;以及
遮蔽构件,其在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所在平面相同的平面上围绕所述电能接收部分设置,所述遮蔽构件在围绕所述电能接收部分的位置处具有第一遮蔽区域和第二遮蔽区域,所述第一遮蔽区域具有强的遮蔽功能,所述第二遮蔽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一遮蔽区域的遮蔽功能弱的遮蔽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遮蔽区域包括一位置,在该位置处具有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到安装所述电能接收部分的安装面的外框的最短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停止于水平平面上的状态中,所述车辆在平面视图中具有长边方向和垂直于该长边方向的短边方向,并且
所述遮蔽构件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遮蔽区域包括相对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位于所述短边方向上的区域,并使得所述第二遮蔽区域包括相对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位于所述长边方向上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在所述车辆的所述长边方向上位于中央位置,并在所述车辆的所述短边方向上位于中央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在所述车辆的所述短边方向上位于中央位置之外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在所述车辆的所述长边方向上位于中央位置之外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包括从所述车辆向外延伸的法兰部分,且位于所述第一遮蔽区域的法兰部分比位于所述第二遮蔽区域的法兰部分具有更强的遮蔽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分在平面视图中具有椭圆形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分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大致方形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包括在所述车辆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分,且所述延伸部分所位于的所述第一遮蔽区域的遮蔽功能比所述延伸部分未位于的所述第二遮蔽区域的遮蔽功能要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具有一构件,该构件具有遮蔽功能并贴合至所述第一遮蔽区域,且该构件所位于的所述第一遮蔽区域的遮蔽功能比该构件未位于的所述第二遮蔽区域的遮蔽功能要强。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包括车载设备,所述遮蔽构件设置为使得所述车载设备面向所述第二遮蔽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能接收部分安装在所述车辆下部车体的底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能传输部分的自然频率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的自然频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的自然频率的1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能接收部分与所述电能传输部分之间的耦合系数小于或等于0.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能接收部分通过形成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与所述电能传输部分之间的、以预定频率震荡的至少一个磁场,以及形成于所述电能接收部分与所述电能传输部分之间的、以所述预定频率震荡的至少一个电场,从所述电能传输部分接收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6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