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混合呈现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5810.X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J·B·马赫德;R·R·诺维特斯基;S·V·阿拉格森;R·E·格雷格;S·克里希纳斯瓦米;B·D·威德曼;S·库马;J·A·梅色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32 | 分类号: | G06Q5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孟清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本地 存储 远程 电子 消息 混合 呈现 系统 方法 | ||
背景
许多现代电子邮件客户机提供本地高速缓存以供对电子邮件消息和其它数据的快速且离线的访问。这样的本地高速缓存可包括还存储在电子邮件服务器上的用户邮箱的完整副本。在过去的十年中,有限存储限额呈指数级增长,并且现在许多是千兆字节大小。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提供对极端陈旧数据的离线访问有很少或几乎没有用途的。此外,由于邮箱已经变得如此地大,从电子邮件服务器下载邮箱数据已经变得越来越不便使用,并且在不严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本地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样,如果电子邮件客户端安装在其上的设备具有有限的存储覆盖区(如在许多现代移动设备中的情形那样),则本地高速缓存可能消耗掉无法接受数量的可用存储空间。
一些移动电子邮件客户端试图通过仅下载和本地存储电子邮件服务器上可用的用户电子邮件的子集来解决上述问题。这样的子集可按照滚动时间窗口来定义。例如,在任何给定时间可在本地高速缓存中维持仅在过去七天内接收到的电子邮件。在某些实现中,时间窗口的大小可被固定,而在其它实现中,时间窗口的大小可由用户配置。
尽管这样的移动电子邮件客户端能够通过仅下载最近接收的电子邮件来限制对本地高速缓存的存储要求,但这些电子邮件客户端未向用户提供关于仅驻留在电子邮件服务器上的较早电子邮件消息的状态的启示或任何信息。通常,这样的较早的电子邮件消息仅可通过展宽时间窗口(在支持可配置时间窗口的那些实现中)、通过对照这些较早电子邮件运行搜索、或者通过增量式地下载更多项来访问。在每一种情形中,较早电子邮件的副本必须被存储在本地高速缓存中,从而消耗了用户移动设备上的附加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合并在此并作为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且进一步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作用,并且使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使用本发明。
图1是提供了根据一实施例的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混合呈现的示例系统的框图。
图2是描绘了根据一实施例的可用于以混合方式呈现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显示区域的框图。
图3描绘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提供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混合呈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描绘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呈现与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容器相关联的混合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描绘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呈现与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容器相关联的混合状态的进一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6描绘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对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混合搜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描绘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对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的电子消息的混合搜索的进一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可用于实现各实施例的基于处理器的示例系统的框图。
当结合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对应的元素的附图时,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阐述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一般指相同的、功能上相似的和/或结构上相似的元素。其中元素第一次出现的附图由对应的参考标号中最左侧的数字指示。
具体实施方式
I.引言
以下详细描述参考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因此,诸如所示实施例的修改版本之类的在附图所示之外的实施例仍然由本发明所包含。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所述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点,但是每一实施例不一定包括该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点。此外,这些短语不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当结合实施例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时,应当理解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能够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无论是否被显式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