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送比特流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5864.6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1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送 比特流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比特流的方法、设备以及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从信道接收的第一比特流进行第一解交织,以输出第二比特流;对所述第二比特流进行信道解码,以输出第三比特流;对所述第三比特流进行第二解交织,以输出第四比特流;所述第一解交织和所述第二解交织互逆。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得错误比特更加集中,大大地降低了误包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比特流的方法、设备及接收比特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一般地,由信源产生的数据比特流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达到信宿:首先在发送侧,信源为产生信息的源头,如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其输出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信源编码将这种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字序列;信道编码在二进制数字序列中引入一些冗余的二进制信息序列,用于在接收侧克服传输过程中信道噪声和干扰造成的误差;交织处理用于改变比特流的结构充分发散这些误差,使得长串比特误差变成短串误差;调制处理用于将二进制序列转换成波形信号,发送至信道。经过信道传输后,在接收侧,解调即将波形信号还原为二进制信号;解交织与交织是互逆操作,目的是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到同一个信道编码的码字,以减少突发错误对信道编码的影响;信道解码即根据信道编码规则和接收数据的冗余,还原原始信息序列;信源解码是根据信源编码的规则还原原始信号,在如上所述的通信系统中,比特流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一般会有噪声产生,干扰了比特流的正确性。
通常地,每个比特流中包含多个数据包,如果数据包中含有错误的比特,那么整个数据包被视为错误的数据包,误包率指比特流中错误数据包占所有数据包的比重,在现有技术中,经过信道传输后的比特流中错误比特会比较分散,导致比特流的误包率比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比特流经过信道传输后的误包率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比特流的方法、发送设备以及接收方法、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旨在降低比特流传输过程中的误包率。
第一方面,一种接收比特流的方法,包括对接收的第一比特流进行第一解交织,以输出第二比特流;对所述第二比特流进行信道解码,以输出第三比特流;对所述第三比特流进行第二解交织,以输出第四比特流;所述第一解交织和所述第二解交织互逆。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比特流为经过解调的比特流。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从信道接收的第一比特流进行第一解交织包括对所述第一比特流中的监督码元和信息码元进行第一解交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对从信道接收的第一比特流进行第一解交织包括对所述第一比特流中的信息码元进行第一解交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从信道接收的第一比特流进行第一解交织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比特流中的监督码元进行第三解交织。
第二方面,一种发送比特流的方法,包括对第一比特流进行第一交织,以输出第二比特流;对所述第二比特流进行信道编码处理,以输出第三比特流;
对所述第三比特流进行第二交织后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交织和所述第二交织互逆。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比特流为经过分片处理的比特流。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三比特流进行第二交织包括对所述第三比特流中的监督码元和信息码元进行第二交织。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所述第三比特流进行第二交织包括对所述第三比特流中的信息码元进行第二交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第三比特流进行第二交织还包括对所述第三比特流中的监督码元进行第三交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