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05999.2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大助;上田明纪;门胁优;田枝真由子;北市雅纪;土井迪子;山邑和裕;福冈昌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B29B7/18;B29B7/82;C08J3/20;C08J3/24;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龚泽亮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橡胶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月20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589,176号和于2012年2月24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602,842号的依据35U.S.C.§119(e)的权利,通过原因将此二者完整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氟橡胶表现出优异的耐化学品性、耐油性、耐热性和耐寒性等。
专利文献1提出一种含溴氟橡胶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即使加热至高温后也具有较高的耐压缩变形性。
专利文献2提出一种硫化氟橡胶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实现了极高的拉伸强度,并且提供了具有与常规硫化氟橡胶相似的优异的耐压缩变形性、耐热性、耐油性和耐化学品性的交联制品。
专利文献3提出一种含氟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高温(如100℃)下断裂伸长率和优异的低温(如0℃)压缩变形特性的硫化产品。
作为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的组合物,专利文献4提出一种氟橡胶组合物,所述氟橡胶组合物通过将5重量份~100重量份含氟热塑性弹性体并入100重量份氟树脂(b)而获得。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55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221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8449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6-255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氟橡胶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氟橡胶组合物能够提供不仅表现出耐热性,还表现出优异的高温下机械性能的交联氟橡胶制品。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氟橡胶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1),利用密闭式混炼机将氟橡胶(A)与炭黑(B)混炼,直至最高温度达到80℃~220℃,以获得中间体组合物;步骤(1-2),将中间体组合物冷却至低于50℃的温度;和步骤(2-1),对该冷却的中间体组合物进行混炼,直至最高温度达到不低于10℃但低于80℃,以获得氟橡胶组合物。
氟橡胶(A)优选为偏二氟乙烯类橡胶。
优选的是,在步骤(1-1)中,将5质量份~65质量份炭黑(B)与100质量份氟橡胶(A)混合。
优选的是,炭黑(B)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为25m2/g~180m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收值为45ml/100g~180ml/100g。
优选的是,在步骤(1-1)中,还混炼交联剂(C)和/或交联促进剂(D)。
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将交联剂(C)和/或交联促进剂(D)与步骤(2-1)中获得的氟橡胶组合物混炼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制造氟橡胶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氟橡胶组合物能够提供不仅表现出耐热性,还表现出优异的高温下机械性能的交联氟橡胶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步骤(2-1)和步骤(2-2)中使用的混炼方法的示意图的图。
图2是显示起动注油器的形状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1-1)是利用密闭式混炼机将氟橡胶(A)与炭黑(B)混炼,直至最高温度达到80℃~220℃以获得中间体组合物的步骤。
步骤(1-1)的特征在于,在高温将氟橡胶(A)与炭黑(B)混炼。通过包括步骤(1-1),可以制造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高温下机械性能的交联氟橡胶制品的氟橡胶组合物。
步骤(1-1)中的混炼使用密闭式混炼机进行。密闭式混炼机的实例包括切向密闭式混炼机,如班伯里混炼机;啮合式密闭式混炼机,如intermix、加压捏合混炼机、单螺杆混炼机和双螺杆混炼机。
当使用密闭式混炼机时,转子的平均剪切速率优选为20~1000(1/sec),更优选为50~1000(1/sec),还更优选为100~1000(1/sec),进而优选为200~1000(1/sec),且特别优选为300~1000(1/sec)。
平均剪切速率(1/sec)利用以下表达式计算。
平均剪切速率(1/sec)=(π×D×R)/(60(sec)×c)
(在该表达式中,
D为转子直径或辊直径(cm)
R为转动速率(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