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固定升降机的补偿重量导轨的装置及用在该装置中的导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6531.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O·布乔尔尼;T·阿马莱南;M·吕塞维尔塔;M·艾尔维萨洛;J·皮尔西艾南;J·塔尔瓦埃南;S·曼蒂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升降机 补偿 重量 导轨 装置 中的 支架 | ||
1.一种用于固定升降机的补偿重量导轨(27)的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升降机轿厢(1)、和至少一个或多个补偿重量(2a、2b)以及提升机(6),所述升降机轿厢(1)被配置为在升降机井道中往复移动,所述补偿重量(2a、2b)对于它们本身借助至少一个诸如绳子或带子的悬挂构件(3)并借助折向滑轮(4)被连接从而支撑所述升降机轿厢(1),所述提升机(6)设置有至少一个曳引轮(5)或相应物、以及至少一个或多个诸如带子、绳子或链子的牵引构件(7a、7b),所述牵引构件(7a、7b)被配置为将所述曳引轮(5)的旋转移动传送为由所述导轨(11)引导的所述升降机轿厢(1)和由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引导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补偿重量(2a、2b)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由导轨支架(17)固定,所述导轨支架(17)包括用于所述升降机轿厢(1)的所述导轨(11)的固定部(18)以及用于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的固定部(2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的所述导轨支架(17)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所述补偿重量导轨的所述导轨支架(17)中的固定孔(24)以及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的固定孔(32、33)的制造公差和位置以及尺寸,被配置为使得一个补偿重量(2a或2b)的两个导轨(27)的最终定位位置在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的所述导轨支架(17)中准备好,所述导轨支架(17)被固定到所述升降机轿厢(1)的所述导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相对于所述升降机轿厢(1)的所述导轨(11)的位置和介于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之间的距离被布置为由所述导轨支架(17)的形状、尺寸、固定孔(24、32、33)和制造公差所确定,并且整个固定装置被布置为根据所述升降机轿厢(1)的所述导轨(11)的导轨线路来寻求其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壁支架(25),补偿重量导轨(27)的所述导轨支架(17)在其第一端被固定到所述升降机轿厢(1)的所述导轨(11),并借助于所述壁支架(25)被配置为在其第二端被固定到所述升降机井道或相应物的固定点。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盖板(29),所述盖板(29)被配置为被固定到补偿重量导轨(27)的至少两个导轨支架(17),所述导轨支架介于所述补偿重量(2a、2b)与所述升降机轿厢(1)之间在垂直方向上连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面的补偿重量导轨(27)的顶端和上面的补偿重量导轨(27)的底端被配置为在补偿重量导轨(27)的延伸点中被固定在相同的导轨支架(17)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的延伸点中,在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的内部是用作对齐支撑元件的弹簧元件(31)。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设置有以规则间隔设置的细长的固定孔(33),在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点处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被布置为被切断以用于找到待由导轨支架(17)产生的导轨延伸部的正确点。
9.一种被用于固定升降机的补偿重量导轨的导轨支架(17),所述导轨支架包括用于将所述补偿重量导轨(27)固定到它的位置的至少一个固定部(21、22),其特征在于,一个及相同的导轨支架(17)包括用于升降机轿厢(1)的导轨(11)的固定部(18)以及用于两个分开的补偿重量导轨(27)的固定部(21、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轿厢(1)的两个所述导轨(11)和一个补偿重量(2a或2b)的两个导轨(27)的最终定位位置在相同的导轨支架(17)中准备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65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