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用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7945.X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4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西尾刚;大桥修;朝冈则明;森本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B60L3/00;B60L11/18;H02H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搭载于车辆的蓄电池使用规定的电源进行充电的车载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由于搭载有高电压的蓄电池,所以为了确保乘车人员的安全,需要具备接地检测装置。
作为接地检测装置的一例,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高精度检测直流电源(蓄电池)的接地的车辆用接地检测装置。在该车辆用接地检测装置中,对耦合电容器的一端侧(测量点A)施加矩形波脉冲信号,求矩形波脉冲信号为H电平(level)时的测量电压、以及矩形波脉冲信号为L电平时的测量电压,以这些测量电压的差为基础,检测出发生接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02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接地检测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接地检测装置中,在从商用电源借助于具备桥式整流器的充电器对直流电源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在桥式整流器中从交流电流转换而来的直流电流被提供给直流电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输出用于检测接地的矩形波脉冲信号,若用于接地检测的试验电压小于构成桥式整流器的二极管的正向电压(Vf),则由于试验电流不在交流电流流过的区间流过,因此,不能检测在该区间发生的接地。
根据以上情况,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接地检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能够检测在直流电流流过的区间发生的接地,但是,不能检测在交流电流流过的区间发生的接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检测在交流电流流过的区间发生的接地的车载用充电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载用充电装置采用以下的结构,其对搭载于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包括:桥式整流器,其将从电源供给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接地检测电路,其位于所述桥式整流器进行转换后的直流电流流过的一侧,输出试验电压,基于随着有无接地电阻而变化的试验电流,检测在所述车载用充电装置中发生的接地;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接地检测电路,以使其输出大于所述桥式整流器具备的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值的试验电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检测在交流电流流过的区间发生的接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充电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充电装置中试验电压小于Vf的情况的图。
图3是说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充电装置中试验电压大于Vf的情况的图。
图4是说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充电装置中试验电压大于Vf且是交流的情况的图。
图5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充电装置的接地检测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充电装置的试验电压切换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 电源电路
11 一次侧逆变器
12 一次侧变压器
13 二次侧变压器
14 桥式整流器
15a、15b、15c、15d 二极管
16 扼流圈
17 电容器
18 P侧继电器
19 N侧继电器
20 车体GND
21 接地检测电路
22 蓄电池
23 控制单元
24、25 谐振电容器
100 车载用充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用充电装置100的结构的图。
车载用充电装置100具有充电器和蓄电池装置。充电器具有电源电路10、一次侧逆变器11、一次侧变压器12、二次侧变压器13、桥式整流器14、扼流圈16、以及电容器17。另外,蓄电池装置具有P侧继电器18、N侧继电器19、车体GND(接地)20、接地检测电路21、蓄电池22、以及控制单元23。
充电器中,将从一次侧(电源电路10、一次侧逆变器11、一次侧变压器12)供给的交流电流输入到二次侧变压器13。
二次侧变压器13将从一次侧变压器12输入的交流电流进行升压或降压后输入到桥式整流器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7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