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无线通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08179.9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驹木邦宏;南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Q9/42 | 分类号: | H01Q9/42;H01Q1/38;H01Q5/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逸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无线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移动电话终端、GPS接收机等移动体通信设备、Bluetooth(注册商标)等具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小型天线及具备该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实现宽频及多频带的天线。图4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天线的立体图。该天线1具备电介质基体2、形成于该基体2的环状辐射电极3及供电电极4。上述环状辐射电极3从上述供电电极4沿着长方形状的上表面的各个边而形成为环状。该环状辐射电极3的开路端3a被配置成隔着间隔与供电端部侧电极部位的伸出电极部18对置,在该开路端3a与供电端部侧电极部位之间形成有电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1585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具备图4所示形状的辐射电极的天线是辐射电极的开路端和供电部附近相邻而形成电容,通过该电容,能够在几乎不会影响基模的谐振频率的情况下,确定高次模的谐振频率。
但是,在图4所示的天线中,通过在辐射电极的开路端与供电部之间形成的电容来控制高次模的频率,因此不能控制比该高次模更高的高次模或其他基模。因此,很难构成以2个模式以上工作的天线。此外,在辐射电极的开路端与供电部之间产生的电容抑制基模的辐射,因此存在基模的辐射特性劣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基模的辐射特性劣化且对应于多频带的天线及具备该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具有电介质基体及形成于该电介质基体的辐射电极,该天线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辐射电极的供电端至开路端的电长度中作为距所述供电端的第1电长度的位置的第1部位、和在从该第1部位朝向所述开路端的方向上作为所述第1电长度的大致1/2电长度的位置的第2部位靠近,在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之间形成电容。
通过上述构成,产生第1部位成为等效的短路端、第2部位成为等效的开路端的谐振模式。该谐振模式不是利用全部辐射电极,而是利用辐射电极的一部分的模式,因此在比利用了全部辐射电极的基模高的频率下谐振。此外,高次模的控制不是由在辐射电极的开路端与供电部之间形成的电容进行的,而是由在开路端附近与从开路端看时成为下一个电流最大点的部位之间形成的电容进行的,因此能够防止基模的辐射效率的劣化。
优选从所述辐射电极的供电端至开路端的电长度中作为距所述供电端的第2电长度的位置的第3部位、和在从该第3部位朝向所述开路端的方向上作为所述第2电长度的大致1/2电长度的位置的第4部位靠近,在所述第3部位与所述第4部位之间形成电容。通过该构成,能够作为在3次模以上的谐振模式下谐振的多频带天线起作用。
所述电介质基体是在树脂材料中分散了电介质陶瓷填料的电介质复合树脂材料的成型体。由此,能够成形为与所组装的设备框体的形状相应的任意形状。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构成的天线和与该天线连接的通信电路,在基板构成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天线与所述基板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产生利用了全部辐射电极的基模、和利用了辐射电极的一部分的高次模的谐振,作为多频带天线起作用。并且,高次模的控制不是由在辐射电极的开路端与供电部之间形成的电容进行,而是由在开路端附近与从开路端看时成为下一个电流最大点的部位之间形成的电容进行,因此基模的辐射效率不会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A)、图2(B)、图2(C)是表示辐射电极上的各谐振模式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表面安装型天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该天线装置由基板20、及与框体一体化的天线101构成。天线101由电介质基体10、和在该电介质基体10的表面形成的辐射电极构成。电介质基体10是在树脂材料中分散了电介质陶瓷填料的电介质复合树脂材料的成型体。辐射电极由在电介质基体10的侧面形成的侧面电极11a、和在电介质基体10的上表面形成的上表面电极11b构成。辐射电极的一个端部是供电端11f,另一个端部是开路端11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8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