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轴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8360.X | 申请日: | 201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5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S·克罗伊策;M·绍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VR汽车密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8 | 分类号: | F16J15/3208;F16J15/322;F16J15/3232;F16J15/3252;F16J15/326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张立国 |
地址: | 德国奥恩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密封件 | ||
1.径向轴密封件,所述径向轴密封件用于密封穿过壳体壁开口(3)的轴(2),所述径向轴密封件包括至少一个膜片状的环形的第一密封体(15),该第一密封体具有能密封地贴靠到轴(2)上的密封唇(22),所述径向轴密封件包括金属的环形的支承体(16),密封体(15)拉紧到该支承体上,所述径向轴密封件包括设在支承体(16)上的、围绕在外部的边缘区域(18),该边缘区域不被密封体(15)覆盖,以及所述径向轴密封件包括构成在边缘区域(18)的外周上的定心面(19),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由能密封地嵌入到壳体壁开口(3)中的适配件(6)包围,所述适配件由波浪形弯曲的金属板制成,所述适配件(6)具有居中的圆柱形的通道开口(8),该通道开口在其沿压力方向处于下游的端部上配设有轴肩(11),所述支承体(16)的定心面(19)相对于适配件(6)的圆柱形的通道开口(8)具有尺寸过盈并且能以压配合的方式压入到该通道开口中,在支承体(16)和设在适配件(6)的通道开口(8)中的轴肩(11)之间设置有膜片状的第二密封体(17)并且第二密封体(17)能牢固地压入在轴肩(11)和支承体(1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为了轴向固定支承体(16),逐点的机械的刻槽(20)能通过适配件(6)的板材由外部压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刻槽(20)沿压力方向直接设置在支承体(16)的被压入的外部的边缘区域(18)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密封体(15、17)的密封地贴靠在轴上的密封唇(22、23)逆着压力方向倾斜地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支承体(16)的内部径向地设有自由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腔在支承体(16)的内部配设润滑脂填充物(2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密封件(1)的内部径向地设置有至少在密封件(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套筒(21),该套筒能以压配合推上到要密封的轴(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在其两个端部上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6)具有外部的圆柱形的周边(12),该周边能密封地嵌入到壳体壁开口(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6)在密封件(1)的压力侧(9)上配设有径向延伸的凸缘(13),该凸缘能密封地贴靠到围绕壳体壁开口(3)的壁区域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6)的外部的圆柱形的周边(12)至少在其轴向长度的一部分上在周围配设有密封漆(14)。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压力侧(9)上的密封体(15)的密封唇(22)在其贴靠轴(2)或者套筒(21)的端部上具有指向外的拱曲部(26)并且在通过拱曲部(26)形成的外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圈(27)。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在第二密封体(28)上的密封唇(29)在压力侧上在密封唇的贴靠在轴(2)或者套筒(21)上的端部上具有拱曲部(30),并且在通过拱曲部(30)形成的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圈(31)。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径向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设在第二密封体(28)上的密封唇(29)上,在空气侧上设有环绕的、突出的凸起部(32),该凸起部贴靠在轴(2)或者套筒(2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R汽车密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VR汽车密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83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