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09313.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长田和仁;増田深;吉村刚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W101/10;F21W101/14;F21Y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吴立;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涉及重量轻且高强度、灯体与前盖的粘接性良好、灯体与前盖的接合部不会由于经时而剥离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希望车辆的轻量化,为此,正在推进构成车辆的各部件的轻量化。作为要求轻量化的车辆部件之一,也包含灯具(灯类)。
车辆用灯具一般具有:前方开口的灯体、以闭塞其前方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前盖、延伸部、反射器、光源和电子部件等。在这样的车辆用灯具的总重量的轻量化中,对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占车辆用灯具的总重量较高比率的灯体的轻量化一般被认为有效。
另一方面,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树脂成形体如果仅由树脂形成,则强度等不充分,因此一般向基体树脂中添加填充剂(填料)。而且,作为适合需要机械强度等的树脂成形体的填料,一般使用滑石粉等比重较高的矿物性物质。
基于此,对于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树脂成形体,在保持其强度的同时追求轻量化的情况下,认为使用比重更小的物质作为填料是有效的。
而且,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含有聚丙烯和植物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得到成型体的技术。
另一方面,具有前方开口的灯体和以闭塞其前方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前盖的车辆用灯具中,该灯体与该前盖的接合一般使用热熔粘接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8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接合由含有基体树脂和植物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灯体与前盖时,存在如下问题:如果使用热熔粘接剂,则灯体与前盖的粘接性差,即使暂时能够接合,但接合部由于经时而剥离。
鉴于这些事项,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由含有基体树脂和植物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灯体的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中,灯体与前盖的粘接性良好,灯体与前盖的接合不会由于经时而剥离。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通过采用下述构成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前方开口的灯体,和以闭塞灯体的前方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前盖,所述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
该灯体由含有基体树脂和植物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该灯体与该前盖的接合部通过湿气固化型粘接剂进行接合。
(2)上述(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气固化型粘接剂为从硅酮类、改性硅酮类、聚氨酯类、氰类和反应性热熔类的物质中选出的至少任一种。
(3)上述(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树脂为从聚丙烯、聚乙烯、聚乳酸、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酰胺、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砜、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和硅酮树脂中选出的至少任一种。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纤维为从纸浆、黄麻、蕉麻、剑麻、雁皮、黄瑞香、葡蟠、杉树、竹子、可可、洋麻、香蕉、菠萝、甘蔗、椰子树、玉米、蔗渣、椰子、芦苇、针茅、印度草、棕榈、芭蕉、松树、桑树、龙舌兰、麦子、稻子和丝柏中选出的至少任一种。
在使用热熔粘接剂接合由含有植物纤维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灯体和前盖的情况下,即使暂时能够接合但接合部由于经时而剥离的原因尚不明确,但认为有以下理由。
植物纤维容易含有水分。可以认为,在将使用热熔粘接剂对含有包含水分的植物纤维的灯体与前盖进行接合而成的车辆用灯具在作为车辆用灯具的通常的使用条件下(100℃附近,长时间)使用了的情况下,水分从灯体的粘接面附近所含有的植物纤维中脱湿,并且水分进入粘接界面,促进剥离。可以推测促进该剥离的原因是,进到粘接界面的水分被挤入粘接剂的固化面,在该粘接剂固化面产生引起粘接性劣化的空孔,该空孔能够隔着前盖(PC)确认。
但是,在本发明中,可以推测通过使用湿气固化型粘接剂接合灯体与前盖,从而即使水分从灯体的粘接面附近所含有的植物纤维中脱湿并进入粘接界面,该水分也会被湿气固化型粘接剂吸收,不会在该粘接剂固化面产生引起粘接性劣化的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9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效气隙随磁通量变化的磁芯
- 下一篇:长寿命开关式精密中空电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