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的船舵装置及具备该船舵装置的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9396.X | 申请日: | 201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智;佐藤毅;小柳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F16C17/02;F16C3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传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装置 具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的船舵装置及具备该船舵装置的船舶。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2等所公开,船舶的船舵(rudder)轴支承于固定在船尾的挂舵臂上。具体而言,在形成于挂舵臂上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承孔中通过焊接等而固定金属制的圆筒衬套,使树脂材料流入到该圆筒衬套的内径孔中并使其固化来形成轴承衬,并且将设置于船舵的舵轴旋转自如地插入到轴承衬中,由此船舵相对于挂舵臂安装成绕舵轴转动自如。并且,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通过用液氮等进行冷却的冷缩配合将固定设置于挂舵臂的舵轴的下端嵌合固定的技术。
在挂舵臂的轴承孔与树脂制的轴承衬之间夹装金属制的圆筒衬套的原因在于,当由于船体的组装精度的关系而挂舵臂的轴承孔的中心线相对于在船体侧设定的船舵转动基准线向前后左右偏离时,精密测量其位置偏离的位置关系,并根据该位置关系以单体状态对圆筒衬套进行机械加工,从而使圆筒衬套的内径孔相对于外径面偏心以校正上述位置偏离。由此,使实际的挂舵臂的轴承孔即轴承衬的内径孔与在船体侧设定的船舵转动基准线一致,从而能够减少由船舵位置的偏离引起的水流阻力,并且使其发挥准确的操舵性能。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637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71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4-90493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欲在挂舵臂的轴承孔中装配圆筒衬套,需将轴承孔的内径加大与圆筒衬套的壁厚相应的量。在计算挂舵臂的强度时,圆筒衬套不视为强度部件,因此必须与轴承孔内径的加大量相应地,增加挂舵臂的宽度(厚度)来确保规定的强度。但是,若如此进行,则挂舵臂的宽度相对于船舵的宽度变厚,在两个部件之间形成阶梯差而在航行时水流从船舵表面剥离,对操舵性能产生恶劣影响。因此,还不得不将船舵的宽度根据挂舵臂的宽度来加厚,如此挂舵臂与船舵的宽度变厚,从而水流阻力和船舶重量增大,船舶的推进性能和油耗恶化,因此在强度关系上难以实际应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
并且,需要进行在通过焊接等将圆筒衬套固定于挂舵臂的轴承孔之后,通过冷缩配合等将树脂制的轴承衬圧入该圆筒衬套的内径孔这样的两阶段组装工序,因此,存在船舶的建造工期延长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大、必须采取船舶的圆筒衬套周围的防锈对策等保养而导致维护成本增大等问题。另外,难以进行通过焊接在安装于高处的挂舵臂安装圆筒衬套的工作,焊接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方面有待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不使用圆筒衬套的简单且耐久性较高的结构来将船舵相对于船体准确地进行安装的船舶的船舵装置及具备该船舵装置的船舶。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船舶的船舵装置的第1方式如下:具备:挂舵臂,固定于船尾;船舵,支承为以转动基准线为轴旋转自如;及轴承衬,夹装于所述挂舵臂的轴承孔与舵轴之间,所述轴承衬的外径面以其内径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基准线一致的方式切削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当挂舵臂的轴承孔的中心线相对于在船体侧设定的转动基准线偏离时,以使轴承衬的内径孔的中心轴线向转动基准线侧偏心其位置偏离量的方式对外径面进行切削加工,由此代替一直以来设置的金属制的圆筒衬套,通过轴承衬本身校正挂舵臂轴承孔的位置偏离,从而能够将船舵相对于船体准确地进行安装。因此,能够省略圆筒衬套。
通过省略圆筒衬套,能够将挂舵臂及船舵的宽度(厚度)减薄与圆筒衬套的壁厚相应的量,来实现减少航行时的水流阻力以及减轻船舶重量,能够改善船舶的推进性能和油耗。并且,无需进行通过焊接将圆筒衬套安装于挂舵臂上的工作,由此缩短船舶的建造工期,省略高处的焊接工作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且降低船舶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提高舵轴周围的保养性。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船舶的船舵装置的第2方式如下:在所述第1方式中,所述轴承衬通过使平面状的纤维材料以辊状卷绕多次并层压而成的芯材固化并且对所述芯材的所述外径面进行加工而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形成为所述芯材的层压中心轴线与所述内径孔的中心轴线一致,所述外径面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层压中心轴线偏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9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氧化镁微粒
- 下一篇:空气导流装置及减少陆上车辆的空气阻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