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多奈哌齐的经皮吸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1429.4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任钟燮;黄用渊;尹愿老;朴如瞋;金慧敏;吴畯教;金薰泽;李峰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SK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张广育;姜建成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多奈哌齐 吸收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由背衬层、含有药物的基质层、粘合剂层和剥离层构成的透皮给药系统,其中,
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包含(i)作为活性成分的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ii)聚乙烯吡咯烷酮,和(iii)丙烯酸类粘合剂;且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包含丙烯酸类粘合剂或硅酮类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包含10至40重量%的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0.1至20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0至80重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基于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的总重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包含30至40重量%的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1至20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0至60重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基于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的总重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7000至1500000的重均分子量。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包含硅酮类粘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具有50至150μm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具有90至110μm的厚度。
8.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将丙烯酸类粘合剂溶于含有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溶液中的步骤;
(b)将步骤(a)获得的溶液涂覆至膜上,随后干燥,以形成含有药物的基质层的步骤;及
(c)在步骤(b)中得到的含有药物的基质层上形成包含丙烯酸类粘合剂或硅酮类粘合剂的粘合剂层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溶液通过将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混合而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包含10至40重量%的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0.1至20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0至80重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基于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的总重量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包含30至40重量%的多奈哌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1至20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0至60重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基于所述含有药物的基质层的总重量计。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7000至1500000的重均分子量。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包含硅酮类粘合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形成粘合剂层的步骤从而获得厚度为50至150μm的粘合剂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形成粘合剂层的步骤从而获得厚度为90至110μm的粘合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化学株式会社,未经SK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14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癌症疗法的连带基因失活生物标志和靶标
- 下一篇:电子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