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缆线接合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1672.6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孝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缆线 接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缆线接合盒,具体地涉及一种将包括金属线材和光纤的光纤缆线连接在一起的光纤缆线接合盒。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扩展光纤到户(FTTH)网络时,一直需要可容易地增大光纤缆线数目的设备,并且举例来讲,在增加光纤缆线数目时通过在给定方向上使一对光纤缆线的端部相匹配来进行连接的光纤接合盒已得到广泛使用。例如,这种类型的技术的例子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45951(专利文件1)中给出,所述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描述了一种被设计成使连接光纤的工作更容易的光纤接合盒。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45951中所述的光纤接合盒提供有:壳体;一对夹合构件,所述一对夹合构件构成用于夹合所暴露的光纤的端部的机械接头;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保持所述夹合构件;两个插入单元,所述插入单元使夹合构件保持分开;第一引导件,其中夹持第一光纤缆线的护套的护套夹持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壳体内;和第二引导件,其中夹持第二光纤缆线的护套的护套夹持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壳体内。将从所述第一光纤缆线暴露的第一光纤的长度调整成使得所述第一光纤的末端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所述末端向第二光纤侧凸出。
发明概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已知一种光纤缆线,所述光纤缆线(诸如在光学分接缆线中)包含作为芯线材的光纤并包含作为张力构件的金属线材。此种类型的光纤缆线的相互匹配及连接需要将相应的光纤光学地连接在一起并将相应的金属线材电连接在一起以确保接地。
然而,尽管上述常规光缆线接合盒可将光纤光学地连接在一起,但由于未考虑到金属线材的电连接,因而仍需要进行单独的工作以通过从所述光纤缆线剥除护套从而对暴露的金属线材电连接。因此,近年来一直存在对如下光纤缆线接合盒的需求,所述光纤缆线接合盒可在不需要特殊技巧或工具的情况下容易地对光纤缆线进行连接且可容易地对一对金属线材进行电连接。
因此,本发明的方面是提供一种光纤缆线接合盒,所述光纤缆线接合盒可容易地将包括金属线材和光纤的光纤缆线连接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光纤缆线接合盒,所述光纤缆线接合盒与一对光纤缆线的端部相匹配并在预定方向上将所述端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光纤缆线具有金属线材和光纤。所述光纤缆线接合盒包括:一对缆线夹持器,所述一对缆线夹持器被设置成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对准,并分别夹持一对所述光纤缆线的护套;主体,一对所述缆线夹持器被固定在所述主体中;被固定到所述主体的光连接器,所述光连接器用于将一对所述光纤缆线中的所述光纤的端部连接在一起;一对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具有传导性,并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缆线夹持器上或一对所述缆线夹持器附近;和跨接部分,所述跨接部分具有传导性,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延伸。所述接触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穿入到所述缆线护套内而电连接至所述光纤缆线的所述金属线材;和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电导通的同时电连接至所述跨接部分。
此光纤缆线接合盒提供有一对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可在无需剥除一对光纤缆线上的各自的护套的条件下确保金属线材之间的电连接。此外,这些接触部分具有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电连接至所述跨接部分。因此,在一对光纤缆线中,光纤可通过光学连接部分进行光学地连接,并且金属线材可通过接触部分和跨接部分进行电连接。因此,在连接光纤缆线时可容易地确保实现电连接。
另外,所述接触部分优选地设置在所述缆线夹持器上,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从所述缆线夹持器暴露;且在所述缆线夹持器固定到所述主体的状态中,所述跨接部分优选地电连接至从所述缆线夹持器暴露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所述缆线夹持器固定到所述主体,使得所述一对光纤缆线的金属线材能够进行电连接。
此外,所述光纤缆线优选地包括作为所述金属线材的第一金属线材和第二金属线材,并且所述接触部分优选地为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金属线材的第一接触部分和电连接至所述第二金属线材的第二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两种金属线材可在所述一对光纤缆线之间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1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再填充指示器和夹紧机构的自动地下浇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苗木根系保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