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炔烃的类黄酮、含叠氮化物的类黄酮和含三唑的类黄酮作为调节剂用于癌症的多药耐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2019.1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9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铭祥;陈德恒;陈建辉;黄丽琼;罗文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麦吉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32;A61K31/35;A61K31/352;A61K31/365;C07D249/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炔烃 类黄酮 叠氮化物 含三唑 作为 调节剂 用于 癌症 耐药 | ||
1.一种式I化合物,
类黄酮-连接基团-(类黄酮)n
I
其中
所述类黄酮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查耳酮、黄酮、黄酮醇、黄烷酮、花青素和异黄酮;
n为1或2;且
所述连接基团为具有至少一个三唑桥联单元的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基团具有1到10个三唑桥联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基团具有1到5个三唑桥联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基团具有1到3个三唑桥联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三唑桥联单元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聚乙二醇单元。
6.一种式II化合物,其包含含有乙炔基团的类黄酮:
类黄酮-连接基团-CCH
II
其中
所述类黄酮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查耳酮、黄酮、黄酮醇、黄烷酮、花青素和异黄酮;且
所述连接基团为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基团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亚烷基、具有多个乙二醇单元的基团、具有多个丙二醇单元的基团、具有多个氨基烷基单元的基团以及其组合。
8.一种式III化合物,其包含含有叠氮化物基团的类黄酮:
类黄酮-连接基团-N3
III
其中
所述类黄酮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查耳酮、黄酮、黄酮醇、黄烷酮、花青素和异黄酮;且
所述连接基团为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基团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亚烷基、具有多个乙二醇单元的基团、具有多个丙二醇单元的基团、具有多个氨基烷基单元的基团以及其组合。
10.一种合成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含使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与如由权利要求8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通过催化1,3-偶极环加成进行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1,3-偶极环加成为区域选择性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1,3-偶极环加成为Cu(I)催化的或Ru催化的。
13.一种减少基于P-糖蛋白的多药耐药的方法,其包括投与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的步骤。
14.一种减少基于MRP1的多药耐药的方法,其包括投与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的步骤。
15.一种减少基于BCRP的多药耐药的方法,其包括投与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的步骤。
16.一种减少由ABC转运蛋白过度表达引起的药物耐药的方法,其包括投与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的步骤。
17.一种治疗由ABC转运蛋白过度表达引起的药物耐药癌症的方法,其包括投与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的步骤。
18.一种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的用途,其用于制造供减少基于P-糖蛋白的多药耐药用的药物。
19.一种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中所定义的式III化合物的用途,其用于制造供减少基于MRP-1的多药耐药用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麦吉尔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麦吉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20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品自动进给测试附件
- 下一篇:河水中泥沙含量自动测量及数据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