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子模块和用于制造光电子模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2751.9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5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乌尔里希·弗雷;赖纳·胡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子 模块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提出一种光电子模块以及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电子模块的照明装置。除此之外,提出一种用于制造光电子模块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引
本专利申请要求德国专利申请102012101818.9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在一种类型和制造商的发射辐射的光电子半导体器件中,能够取决于制造工艺出现关于所发射的光的亮度和色度坐标的差异,所述差异使得需要对半导体器件进行分类(英语:binning)。在多个应用中必要的是,用于操控光电子半导体器件的控制设备能够确定关于分类的信息。
作为实例提到安装在机动车辆前照灯中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在事故之后,在配属于前照灯的控制设备仍运转正常时,会需要替换前照灯。因为重要的是:所替换的前照灯在其亮度方面与初始使用的前照灯的差异不是太大,所以光控制设备必须能够确定关于新使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亮度的信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对该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一个解决方案是:将一个或多个电阻(所谓的区域化电阻:Binning-)焊接到承载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电路板上,所述电阻的值代表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亮度。如果随后将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由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来替换,那么光控制设备能够确定电阻并且例如经由脉冲宽度调制来运行发光二极管模块,使得所产生的光的亮度相应于初始使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亮度。该解决方案中不利的是: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某些部分会通过附加的焊接工艺损坏。
另一个解决方案在于:事后例如通过激光调整改变已设在电路板上的电阻的大小。对此不利的是:必须提供附加的设备,以便能够实现对电阻值的精确的调节。如果已经存在的电阻相反地通过电脉冲破坏,那么必须维持相应的附加的接触。整体上这意味着高的设备耗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电子模块,在所述光电子模块上能够借助简单的技术手段并且成本适宜地施加关于其光学参数的信息。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光电子模块来实现。
此外,待实现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光电子模块。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制造光电子模块的方法来实现。
光电子模块以及方法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在本文中给出。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光电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设为用于发射电磁辐射的半导体器件以及至少一个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构成为用于:固定用于对光电子模块的至少一个光学参数或者电子参数进行编码的器件。
半导体器件例如是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光二极管或者发光二极管芯片。
优选地,保持装置构成为用于不可逆地固定器件。也就是说:器件能够在没有力耗费的情况下或者仅以小的力耗费插入到保持装置中,但是仅以大的力耗费或者在破坏保持装置的情况下才从该保持装置中移开。
此外,优选的是,保持装置构成为用于固定器件,所述器件构成为第一边长在0.4mm和7.3mm之间、尤其在1.5mm和2.5mm之间、第二边长在0.2mm和6.1mm之间、尤其在0.5mm和1.5mm之间并且第三边长在0.1mm和4mm之间、尤其在0.5mm和1.5mm之间的长方体,也就是说在下述长度之间的范围中,所述长度分别相应于SMD器件(SMD=“Surface mountable device”(可表面安装设备))的最小可能和最大可能的结构形式。
此外,优选的是,保持装置构成为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至少部分地围绕固定在保持装置中的器件。
保持装置能够实现:将用于对光电子模块的特性进行编码的器件插入到所述保持装置中,而不需要附加的焊接过程或者对光电子模块的另外的操纵,所述另外的操纵需要附加的设备耗费。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光电子模块还包括承载元件。保持装置设置在承载元件上或设置在其中或者设置在固定在承载元件上的插接元件或者插接连接器上或设置在其中。
尤其地,保持装置至少部分地通过承载元件、插接元件或者插接连接器中的留空部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2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