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14130.4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9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阿里·利兹维;朴哲范;山口政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12 | 分类号: | C08J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发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2年3月13日的日本申请特愿2012-055873号的优先权并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内部致密地形成有细微的空孔(孔)的发泡体的开发,与工业产品的轻量化、资源使用量削减相关,能够进行赋予了缓冲性、漂浮性、绝热性、电特性等功能性的产品开发。如果使用成型加工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作为发泡体的原材料,则其有用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发泡体具有:孔与孔的边界面连通的开孔型、孔独立的闭孔型、具有被间壁分隔的贯通孔的整块型等结构,使用适合于各用途的结构的发泡体。
近年来,为了改善使用了对地球环境带来负担的氟利昂、丁烷等的发泡体的制造工序,全社会均寄希望于活用对于树脂表现出高的溶解性的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等、用于制造出具有更致密且微细的结构的发泡体的技术开发。
例如,丙烯系树脂为能够利用工业上比较廉价的原料以及工艺来制造,经济性、环境适应性优异、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平衡良好的原材料;为热塑性树脂中通常使用的树脂的一种。因此,使用丙烯系树脂作为发泡体的原材料的情况下,特别是控制发泡体的结构、提高发泡体的致密性和细微性、提高孔密度,不仅用于满足社会的期待的产品开发、促进利用,预期还关系到新的功能性活用、唤起需要。
然而,通常使用的丙烯系树脂自身由于发泡成型性不合适,所以到目前为止进行了各种改良。提出了例如,对聚合物链导入了支链结构的丙烯系树脂或与无机材料复合化而成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等。另外,还报告了由于支链的聚合物结构的影响,丙烯系树脂的熔体张力提高;丙烯系树脂的结晶性对于孔的核形成、生长带来影响等,从而为人所知。
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在向聚合物链导入了支链结构的丙烯系树脂的合成中,由于包含了工业上特殊的工序,所以失去了作为丙烯系树脂本来的特征的通用性等。因此,寻求例如:对于到目前为止通常使用的丙烯系树脂,只需添加少量添加剂就能够制造微细发泡体的方法。
通常已知使用少量的聚四氟乙烯,使热塑性树脂中形成纤维状结构,提高熔融树脂的张力的方法。关于丙烯系树脂,还报告了包含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丙烯系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的树脂组合物的发泡体等。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使包含直链状或支链状丙烯系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的树脂组合物在190℃下发泡而得到的丙烯系树脂发泡体;得到的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孔的独立性优异。通过该方法,可以抑制发泡体的制造工序中的熔融树脂的垂伸,作为辅助作用也可以抑制孔的变形。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异丁烷作为发泡剂使下述树脂组合物发泡而得到的丙烯系树脂发泡体;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由熔体流动速率为0.1~7g/10分钟的聚丙烯、与由特定量的聚四氟乙烯颗粒和有机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粉体。通过该方法,能够得到发泡倍率高的发泡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0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22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关于通过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丙烯系树脂发泡体的结构,孔的形状的偏差显著、孔的间隔大等,致密性、细微性变差。另外,发泡体的孔密度也低。
然而,使用超临界流体以外的发泡剂(例如异丁烷等)作为发泡剂的情况下,聚四氟乙烯的添加效果是孔的肥大化,因此难以保持孔的细微性而提高发泡倍率。
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得到了发泡倍率高的发泡体,孔为能够通过目视确认程度的大小,因此不一定会满足细微性。
这样,现状是至今还没有提出使用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树脂组合物,控制发泡体的结构,制造发泡倍率高、致密性和细微性优异、孔密度高的发泡体的方法。
即,为了提供功能性、成型加工性、环境适应性优异的发泡材料,寻求一种将发泡体的结构致密化·细微化,控制结构,制造发泡倍率和孔密度高的发泡体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控制树脂组合物发泡体的结构,制造发泡倍率高、致密性和细微性优异、孔密度高的树脂组合物发泡体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发泡倍率高、致密性和细微性优异、孔密度高的树脂组合物发泡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4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和发泡片材
- 下一篇:人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抗体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