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减小的底胎面厚度的轮胎胎面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15593.2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E·B·科尔比;D·G·齐拉斯;M·L·伊科诺莫夫;M·C·钱德勒;M·威德姆耶;C·E·扎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13 | 分类号: | B60C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瑞士格朗***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小 底胎面 厚度 轮胎 | ||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PCT/US2013/032467的优先权和利益,该国际专利申请要求2012年3月30日提交到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18,267的优先权和利益,这两篇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用于翻新的轮胎的胎面,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施加到轮胎胎体的预固化胎面。
背景技术
预固化胎面被设计成包括处于凹槽下方的底胎面,以便为预固化胎面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完整性而用于翻新操作期间的正确处理,以用于放置在正翻新的轮胎胎体上的稳定性,并且当翻新的轮胎被放置到包层中并被固化时保持设计凹槽宽度。此外,这种底胎面通常具有至少最小厚度,以便在处理时或者在胎面的底侧面准备粘接到轮胎胎体的情况下磨损时确保胎面不会裂开或撕裂。预固化轮胎的底胎面变成最新翻新的轮胎的整个底胎面的一部分,通常,从要翻新的轮胎去除等量的初始底胎面,以容纳新的预固化胎面的底胎面厚度,从而在最终的轮胎中保持期望的总底胎面厚度。
在减少新的预固化胎面的厚度和重量的努力(在翻新过程期间,当从用过的轮胎去除较少的胎面时,减少了浪费)中,有利的是减少预固化胎面的底胎面,同时通过增大凹槽底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而保持胎面稳定性和刚度。预固化胎面上较薄的底胎面将允许更多的初始底胎面保持在要翻新的轮胎上。得到的结果将是具有与之前相同的滑移深度和底胎面厚度的翻新的轮胎,但是明显消耗较少的新橡胶。此外,具有减少的底胎面的胎面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用过的轮胎,在施加新的预固化胎面之前,从该用过的轮胎上去除不足量的底胎面。否则,翻新的轮胎的有效或净底胎面厚度可能比期望的厚,这可能降低轮胎的性能。
此外,在轮胎操作期间,存在裂纹可能沿着凹槽底部形成和蔓延的可能性,例如在凹槽侧面与凹槽底部相交的地方。在轮胎操作期间,这至少部分地是由于当轮胎胎面反复旋转通过轮胎印迹时轮胎的循环挠曲而出现的。更加刚性的凹槽底部可以用来防止这些裂纹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轮胎胎面和轮胎,以及形成具有轮胎胎面的轮胎的方法。轮胎胎面的具体实施例包括:胎面厚度,其由顶侧面和底侧面以及相对的侧向侧面界定;以及凹槽,其从胎面顶侧面延伸到胎面厚度中并且在凹槽底部处终止于胎面厚度中,该凹槽具有由一对相对侧面限定的宽度,并且凹槽底部与胎面的底侧面间隔开底胎面厚度。这样的轮胎胎面还包括多个加强构件,这些加强构件形成从凹槽底部并且从所述一对相对凹槽侧面的至少一个侧面延伸到凹槽中的突起,所述多个加强构件沿着凹槽的长度布置。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包括形成轮胎的方法,包括将轮胎胎面施加到轮胎胎体的步骤。这样的方法还包括形成或模制轮胎胎面的步骤,该轮胎胎面包括:胎面厚度,其由顶侧面和底侧面以及相对的侧向侧面界定;以及凹槽,其从胎面顶侧面延伸到胎面厚度中并且在凹槽底部处终止于胎面厚度中,该凹槽具有由一对相对侧面限定的宽度,并且凹槽底部与胎面的底侧面间隔开底胎面厚度。胎面形成或模制成还包括多个加强构件,这些加强构件形成从凹槽底部并且从所述一对相对凹槽侧面的至少一个侧面延伸到凹槽中的突起,所述多个加强构件沿着凹槽的长度布置。
从随后如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更为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类似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穿过翻新的轮胎沿侧向截取的侧横截面图,该翻新的轮胎包括布置在轮胎胎体的顶部上的现有技术胎面,胎面包括在顶侧面和底胎面之间延伸的纵向凹槽。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过胎面沿侧向截取的与轮胎胎体分离的轮胎胎面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具有多个突起的底胎面。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着图2中的线3-3截取的与轮胎胎体分离的胎面的前横截面透视图,胎面具有在轮胎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的纵向凹槽和侧向凹槽,具有延伸到凹槽中的突起的布置。
图4为图2和3所示的胎面的俯视图,示出了纵向凹槽和侧向凹槽,具有从底胎面延伸到胎面中的突起。
图5为具有多个突出加强构件的底胎面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这些突出加强构件形成排石部(stone ejector)布置。
图6为具有多个突出加强构件的底胎面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具有多个突出加强构件的底胎面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集团总公司;,未经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5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轮廓照明装置
- 下一篇:轮毂‑旋转铰节配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