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射器噪声注入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6080.3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浩·鹰取;科菲·安妮玛-阿皮亚;严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 | 分类号: | H04L1/24;H04L1/20;H04L2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器 噪声 注入 | ||
包括噪声信号发生器的发射器和耦合至所述噪声信号发生器的一路输出的传输驱动器。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要求2012年3月28日由Hiroshi Takatori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噪声注入方法(Noise Injection Method)”的第61/616741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及2013年3月13日由Hiroshi Takatori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发射器噪声注入(Transmitter NoiseInjection)”的第61/780796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如全文再现一般。
关于由联邦政府赞助的
研究或开发的声明
不适用。
参考缩微胶片附录
不适用。
技术领域
无
背景技术
误码率(BER)是一种用于评估通信设备中传输系统的质量的指标。通信设备可以制造成具有目标BER的设备,参见最差噪声条件下的BER。由于设备需要制造成具有噪声容限,所述噪声容限是指为达到目标BER噪声噪声所需的超过标称噪声功率级别的额外噪声,因此需要在比最差的运行噪声环境更糟的噪声环境下测试设备。
在通信设备的传统受控测试中,数据信号从通信设备发出,在数据信号被接收之前可以在所述数据信号上添加噪声信号,以生成含噪信号。可以接收含噪信号和测量BER。在此场景中增加噪声信号的过程,可以相对于设备所要经历的领域,改变数据信号所遇到的信道。对于速度相对较低的数据而言,与加性噪声相比,受控测试造成的信道的变化对BER的影响微乎其微。
然而,在非常高速的系统中,例如,在比几千兆比特每秒(Gbps)更快的系统中,测量加性噪声的影响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上述用来测试噪声容限的测试场景在非常高速的系统中不受欢迎。这主要是由于噪声注入电路本身对信道造成了额外的损害,例如,增加了损耗、反射、不受控制的串音和电磁干扰(EMI)。相对于加性噪声造成的BER,这些损害造成的BER可能更重要。而且,由于任何添加的噪声级别都不易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准确的噪声容限测试。最终,一旦为高密度背板建立设备,就有可能没有可用于辅助设备的用于噪声生成的物理空间。尽管存在这些困难,在实验室中已经对专门建造的测试板进行过噪声耐受测试,但是实验室中和所属领域实际部署的系统中的测试板的噪声环境具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此实验室测试的结果在准确的产品验证中使用无效。因此,需要对数据速率超过几Gbps的系统进行有效并准确的噪声容限测试。
发明内容
在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发射器,包括噪声信号发生器和耦合至所述噪声信号发生器的一路输出的传输驱动器。
在另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从传输驱动器传输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传输驱动器处接收包括噪声信号的信号,并基于所述信号从所述传输驱动器生成一路输出。
在又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为发射器校准信噪比(SNR)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传输具有关闭的噪声信号的数据信号、捕捉传输的数据信号、传输具有关闭的数据信号的噪声信号、捕捉传输的噪声信号、以及确定对应于传输的数据信号和传输的噪声信号的SNR,其中发射器通过将噪声信号经过传输驱动器来传输噪声信号。
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可从以下的详细描述中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和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和详细描述进行的简要描述,其中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是发射器的一项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发射器的另一项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6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