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锁定机构的集中解锁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6485.7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浦健豪;黑岩丈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2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锁定 机构 集中 解锁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锁定机构的集中解锁装置,其具备:被转动操作的主开关;和操作部,该操作部能够利用单个操作件使多个锁定机构成为解锁状态,并且当所述主开关处于规定的转动操作位置时,所述操作件的操作受到限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已知如下结构:通过钥匙操作将具备主开关的锁芯的转子转动操作至规定位置,由此决定可否进行能够将机动两轮车中的乘车用坐席的锁定机构以及油箱盖的锁定机构操作成解锁状态的操作部的操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834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993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和2公开的结构中,仅在主开关的一侧配置有操作部,成为操作对象的锁定机构的数量存在界限。
本发明是鉴于相关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增加可操作成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的数量的车辆用锁定机构的集中解锁操作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车辆用锁定机构的集中解锁操作装置,其具备:被转动操作的主开关;和操作部,该操作部能够利用单个操作件使多个锁定机构成为解锁状态,并且当所述主开关处于规定的转动操作位置时,所述操作件的操作受到限制,所述车辆用锁定机构的集中解锁操作装置的第1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开关的两侧配置有分别具备操作件的一对所述操作部,在与所述主开关的转动操作对应地转动的凸轮部件和一对所述操作部之间设置有一对限制部件,这一对限制部件能够与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位置对应地,在允许所述操作件的操作的操作允许位置、以及与所述操作件卡合而限制该操作件的操作的操作限制位置之间进行移位,这一对限制部件被设置成这些限制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凸轮部件的外周,在所述凸轮部件的外周,沿轴向分开地形成有与一个所述限制部件的一端抵接的凸轮部、和与另一个所述限制部件的一端抵接的凸轮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将能够使多个锁定机构成为解锁状态的一对操作部配置在主开关的两侧,因此能够增加可操作成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的数量。
凸轮部件与主开关的转动操作对应地转动,与凸轮部件的转动位置对应地在操作允许位置和操作限制位置之间进行移位的一对限制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凸轮部件和一对操作部之间,通过这样的简单的结构,能够与主开关的转动操作位置对应地限制一对操作部的操作。
在凸轮部件的外周,沿轴向分开地形成有与一个限制部件的一端抵接的凸轮部、和与另一个限制部件的一端抵接的凸轮部,因此即使主开关的进行一对操作部的操作限制的转动操作位置彼此不同,也能够相互独立地设定两操作部的操作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踏板型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第1实施方式)
图2是图1的箭头2的向视图。(第1实施方式)
图3是集中解锁操作装置的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
图4是沿图3的4-4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图5是主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
图6是操作部的分解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图。(第1实施方式)
图8是用于对与凸轮部件的转动位置对应的限制部件的移位位置的变化进行说明的主视图和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29、30、31:锁定机构;
32:集中解锁操作装置;
33:主开关;
34A、34B:操作部;
50:凸轮部件;
54A、54B:操作件;
70A、70B:限制部件;
73A、73B:凸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未经本田制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6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卸载装置
- 下一篇:具有车底护罩的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