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速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6855.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W.希尔德布兰特;T.韦克林;S.毛赫尔;R.克雷梅留斯;I.哈森里克;J.波斯特;A.格雷梅尔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3 | 分类号: | F16D3/223;F16D3/2233;F16D3/224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傅永霄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 ||
1.一种恒速接头,包括:
外接头部件(12),所述外接头部件(12)具有纵向轴线(L12)和外滚珠轨道(22),其中,所述外接头部件(12)包括附件侧和孔侧;
内接头部件(13),所述内接头部件(13)具有纵向轴线(13)和内滚珠轨道(23);
其中,所述外滚珠轨道(22)和所述内滚珠轨道(23)形成轨道对(22、23);
力矩传递滚珠(14),所述力矩传递滚珠(14)在每个轨道对(22、23)中;
滚珠隔圈(15),所述滚珠隔圈(15)被布置在所述外接头部件(12)和所述内接头部件(13)之间,并包括周向分布的隔圈窗口(18),每个所述隔圈窗口(18)接收所述力矩传递滚珠(14)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当所述内接头部件(13)相对于所述外接头部件(12)被同轴布置时,所述滚珠隔圈(15)把所述滚珠(14)保持在接头中心平面(EM)中,并且其中,当所述内接头部件(13)相对于所述外接头部件(13)枢转达到偏离0°的枢转角(β)时,所述外接头部件(12)的纵向轴线(L12)和所述内接头部件(13)的纵向轴线(L13)形成接头枢转平面(EB);
其中,如果在所述接头枢转平面中看去,在所述恒速接头(11)的每个角位置,在所述外滚珠轨道(22)的外切线(T)和所述内滚珠轨道(23)的内切线(T')之间形成开度角(δ),其中,所述外切线(T)延伸经过在所述滚珠(14)和所述外滚珠轨道(22)之间的外接触点,并且其中,所述内切线(T')延伸经过在所述滚珠(14)和所述内滚珠轨道(23)之间的内接触点;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轨道对被如此设计使得
- 对于在包括接头中心平面(EM)的小枢转角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接头枢转角(β),开度角(δ)为零(δ=0°),并且
- 对于在大枢转角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接头枢转角(β),在所述接头枢转平面(EB)中朝向所述外接头部件(12)的孔侧运动的滚珠(14)的孔侧开度角(δ)以及在所述接头枢转平面(EB)中朝向所述外接头部件(12)的附件侧运动的滚珠(14)的附件侧开度角(δ)不等于零并且在相同的轴向方向上打开,所述大枢转角范围包括大于所述小枢转角范围的最大接头枢转角(β)的接头枢转角(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速接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接头枢转角范围包括最大为2°(β=±2°)的接头枢转角(β),更具体地最大为1°(β=±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速接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轨道对(22、23)被如此设计使得在所述小枢转角范围内的开度角(δ)不等于零的每个接头枢转角(β)处,在所述接头枢转平面(EB)中朝向所述外接头部件(12)的孔侧运动的滚珠(14)的孔侧开度角(δo)以及在所述相同接头枢转角(β)处在所述接头枢转平面(EB)中朝向所述外接头部件(12)的附件侧运动的滚珠(14)的附件侧开度角(δa)在相同的轴向方向上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恒速接头,
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所述大接头枢转角范围内并具有最大值为8°(β=±8°)的枢转角(β),所述孔侧和附件侧开度角(δo、δa)的至少一者为大于零且小于8°的数值,更具体地为大于零且小于6°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恒速接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枢转角范围直接邻接所述小枢转角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恒速接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接头枢转角范围包括至少高达20°的接头枢转角(β),更具体地至少高达30°,优选地至少高达4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恒速接头,
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隔圈(15)包括用以相对于所述外接头部件(12)的内面引导所述滚珠隔圈(15)的球形外面(16)以及用以相对于所述内接头部件(13)的外面引导所述滚珠隔圈(15)的球形内面(17),
其中,在所述球形外面(16)的中心(M16)和所述球形内面(17)的中心(M17)之间设置有轴向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68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